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特点有哪些? 番茄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特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上的一个主要病,为害番茄幼苗、叶、茎和果实。以叶和青果受害最重。苗期发病,叶片上产生淡绿色水浸状病斑,边缘生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呈褐色,使整片叶枯死,并向茎部蔓延,使幼茎呈水浸状,缢缩,变黑,植株折倒枯死。成株期发病,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产生圆形至不定形的淡绿色斑,后渐变褐,潮湿时周缘生白色霉层。茎部受害,病部水浸状,稍凹陷,后变褐色,缢缩变细,植株易折断。果实发病,近果柄处形成油浸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呈云纹状,病部较硬,一般不变软,潮湿时长出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发生特点:

病菌主要靠气流、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先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遇适宜条件,引起全田病害流行。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0摄氏度,最适相对湿度95%以上。多雨低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此外,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影响较大。一般种植感病品种,种植带病苗,偏施氮肥,定植过密,田间易积水的地块,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