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病害
1 低温冻害 发病症状蒜薹颜色变暗、变深,硬度增加,严重 时表皮组织起泡,薹梗、薹苞组织结冰,表皮附有细小冰 晶。伤害较轻的,慢慢升温后能恢复正常,伤害较重的 解冻后呈灰绿色,然后水烂 。发病原因贮藏温度过低。蒜薹具有较强的生 理抗寒特性,当贮藏温度达到其冰点温度时保鲜效果最 佳,蒜薹的冰点温度为一o.8~1℃,温度高于一0.8℃不 会发生结冰,是安全的。若贮藏温度长时间处于一1℃ 以下,即低于蒜薹组织液的冰点温度,蒜薹组织经较长 时间的冻结过程,其原生质发生不可逆损伤,细胞结构 遭到伤害,导致细胞死亡。 防止措施 以冰点为标准点调整库温,加强库 内空气环流,避免出现低温死角,保证库温的稳定和均 衡;制冷设备要与库房匹配,安装的位置要合理;轻度冻 害可通过调整风量、常开风机均衡库温、缓慢回升温度 来恢复,避免搬动,切不可立时高温解冻;严重冻害无法 恢复的应尽早出库。
2高温、变温伤害发病症状薹梗表面失去光泽,有不同程度的 褪绿或黄化表现,薹梗纤维化,空心发糠,手感体轻,贮 藏后期蒜薹失水过多、袋内结露,以至蒜薹霉烂。 发病原因库温偏高或温度变动较大,高温使 蒜薹呼吸加强、蒸腾作用加强,营养物质、水分的转移和 叶绿素的分解加强,最终造成黄化的糠心条。 防止措施挑选加工期间避免风吹日晒,缩短 挑选加工时间;剪掉老化部分;减少温差,使库房温度处 于低而恒定的状态,推荐蒜薹贮藏温度(--0.55=0.5)℃, 库温波动幅度要小于0.5”C。
3低Q、高CQ伤害 发病症状蒜薹颜色变暗、变黄,呈水浸状腐烂, 开袋有酒精味,伴有恶臭,表面出现不规则凹陷褐斑,严 重时薹梗、薹苞坏死腐烂甚至整袋蒜薹烂掉。 发病原因C02含量过高、Q含量过低。多与不 进行测气监控、不及时放风调气或装量超限、放风不透 有关。普通薄膜袋内CQ含量长时间高于13%,硅窗袋 内高于8%时常出现CQ中毒现象,气调贮藏时co;不 206 宜超过5%,后期超过13%会中毒。 防止措施普通袋气调:选择合适的保鲜袋, C02的高限10%~14%,02的低限1%~3%,两项指标 中只要有一项达标,就应开袋人工调气放风;硅窗气调: 装袋数量应与硅窗面积相符,最适气体组合为C02 5%~8%,022%~6%,若硅袋内C02大于8%、02小于 2%应通风换气;气调贮藏:从气调的有效性来说,02浓 度不高于10%、CQ浓度不低于5%都不会给贮存带来 大的影响,若02低于2%,CQ高于8%则要开袋换气;装 袋要适量、均匀、一致;定期测定袋内的气体成分,如有 变动极早采取措施
上一篇: 烧碱消毒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扶桑的冬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