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马铃薯晚疫病识别及防治技术要点?。 其他蔬菜

马铃薯晚疫病识别及防治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发生趋势

  进入8月份,包头市与以往同期相比,降雨频繁,阴天较多,田间湿度大,气温在12-25℃,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和流行。目前,我市达茂旗、固阳县已发现中心病株,相邻乌兰察布市已有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根据上述条件综合分析,预测马铃薯晚疫病将在我市马铃薯主产区偏重发生。

  二、发病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为卵菌门疫霉属致病疫霉。晚疫病的发生、流行与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的抗病性、生育阶段以及病菌致病力的强弱有关,其中与马铃薯开花期前后的气候条件关系很大。一般在日暖夜凉、阴雨连绵或多露多雾,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晚疫病菌容易侵入、传染、流行。反之,如雨水少,湿度低,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则病害发生轻。

  三、危害症状

  植株被侵染后,首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湿度——大病斑就向外围扩展,病斑与康健部分无明显界限(区别早疫病的病斑为同心轮圈),病斑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叶柄或茎,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空气干燥就枯萎,空气湿润叶片就腐烂。

  薯块受侵时形成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规则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部分。薯块可以在田间发病烂掉,也会在田间受侵染而储藏后大量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