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橡胶树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其他

橡胶树主要病害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橡胶白粉病
症状:橡胶树白粉病病菌只危害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不侵染老叶。嫩叶感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似蜘蛛丝,以后在病斑上出现一层白粉,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这是本病最显著的特征。嫩叶感病初期若遇高温时,病斑上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病斑变为红褐色。当气温适宜时,病斑还可以恢复产生分生孢子,使病斑继续扩大。发病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甚至皱缩畸形、变黄,最后脱落。不脱落的病叶,随着叶片的老化和气温升高,病斑上的白粉逐渐消失,留下白色癣状斑或黄褐色坏死斑。花序感病后,出现一层白粉,病害严重时花蕾全部脱落,只留下光秃秃的花轴。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只侵染幼嫩组织,组织老化后不能侵 入。喜欢冷凉气温,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6-32℃,侵染及产孢的适宜温度为15-25℃,抑制温度为最低温8-10℃,最高温32℃以上。根据橡胶树白粉病流行规律的特点,防治橡胶树白粉病主要包括观察抽叶物候和叶片病情、预测橡胶树白粉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化学防治橡胶树白粉病这几项工作。
防治方法: 预测重或特重病林地需防治1—2次,中偏重病林地降低 剂量防治1次,当叶量(叶基至叶尖长5—6厘米以上)50%以上,古铜叶(叶片5—6厘米) 发病率40—60%(一般发病率25%左右后3天,或发病率30%左右后1—2天即可达到这一指标 )时及时进行第一次喷药。第一次喷药时叶量达80%以上的林地,一般天气下不再次喷药,80%以下的林地喷药后8—10天老化叶量70%以下,古铜叶发病率40%以上,最高温在32℃以下的林地及时进行第二次喷药。喷硫磺粉后3天内遇雨应补喷。 ①防治不一刀切,抽叶特别早的局部地段于周围林地开始抽叶之前,其古铜叶(叶片5—6厘米)发病率20—30%时及早防治。其它林地则以测报和防治指标指导防治,先达到防治指标的林地先防治。 ②根据病害严重度的预测、施药时的物候、叶片病情及未来的天气,调整剂量和施药次数。一般天气下使用常规剂量,其后将会持续出现高温时剂量减半,施药时病情较重的林地加大剂量。 ③根据天气和物候状况选用不同的药剂,阴雨天气条件下选用粉锈灵烟雾剂,进入淡绿期时选用硫磺粉,物候极不整齐的林地,先用硫磺粉,后用粉锈灵烟雾剂。

橡胶炭疽病
症状:古铜色嫩叶感病后,呈现不规则形,暗绿色像开水烫过一样的水渍状病斑,即所谓急性型病斑,病斑大而凹陷。淡绿色嫩叶感病后呈现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或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凹凸不平,叶片皱缩畸形;随着叶片老化,病斑边缘变褐,中央呈灰褐色,并会穿孔。接近老化的叶片感病后,病斑凸起成小圆锥体。嫩梢、叶柄、叶脉感病后,出现黑色下陷小点或黑色条斑。芽接苗感病后,嫩茎一旦被病斑环绕,顶芽便会发生回枯。绿果感病后,病斑暗绿色,水渍状腐烂。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①对历年重病林段和易感病品系,可在橡胶树越冬落叶后到抽芽初期,施用速效肥,促进橡胶树抽叶迅速而整齐;②在病害流行末期,对病树施用速效肥,促进病树迅速恢复生长;③选用抗病的高产品系。化学防治:①28%复方多菌灵胶悬剂,每亩次用量为42ml,兑水5kg;②20%灭菌灵胶乳剂,每亩次30ml,兑水5kg;③10%百菌清油剂,每亩次10ml,或3%多菌灵烟剂,每亩次12g;④用80%代森锰锌兑水1000倍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