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饲养管理。影响畜禽舍有害气体含量的直接因素有:温湿度、通风状况、饲养密度及排泄物管理等。加强畜禽舍内的通风换气是预防畜禽舍内空气污染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措施.通风换气应根据畜禽舍的隔热效果、密封程度、垫料湿度等确定通风量。开放式畜禽舍的通风主要靠开关窗户,要按时开窗换气,保证畜禽舍内空气质量。密闭式禽舍要兼顾保温与通风.建造禽舍时应该安装通风换气设备;没有通风换气设备的要增加开关方便的对流窗户。其次要经常消毒.可以避免不良养殖环境条件下各种有害菌的侵袭:同时注意定期驱虫,若畜禽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会加剧各种虫类的滋生和繁衍提供的饮水要充足清洁,并保证畜禽舍和垫料适宜的温湿度。及时清除畜禽舍排泄物和废弃物是减少畜禽舍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常用的措施。
2、提高日粮消化率。日粮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完全。可导致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研究表明,提高畜禽饲料的养分利用率.是减少畜禽舍内氨气、硫化氢逸出的最有效措施。
3、有害气体吸附剂。目前改善畜禽舍空气环境的研究较多,一些吸附性新产品.如载铜硅酸盐、沸石、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等因其比表面积大,能够吸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水等,可起到抑制这些气体的产生和挥发的作用。
4、微生态制剂改善环境质量。微生态制剂中的某些菌,能够分泌消化酶,微生态制剂添加到日粮中能够能起到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某些益生菌能够竞争性抑制其他好氧菌的生长.并能分泌抗菌物质,从而起到调节胃肠道菌的种类和数量,促进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生长,减少排泄物中含氮物质的排出:乳酸菌能够分泌乳酸,从而降低肠道pH,肠道酸性环境能够抑制铵离子转化成氨气,进一步降低养殖舍中各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气体逸出。目前可应用于控制畜禽舍环境的微生态制剂的菌种类很多,有光合细菌、乳酸菌与芽孢杆菌等,这些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方式不统一,可添加到饲料、饮水或泼洒在排泄物中.从而达到改善养殖环境的效果。
上一篇: 稻秆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
下一篇: 鹅的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