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防治:
(1)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不用带菌稻草作苗床的覆盖物和扎秧草。
(2)不种植感病品种,选用抗病、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3)用无病土做苗床营养土,用药土做播种后的覆盖土。
(4)向大田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
(5)肥料管理: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采取“测土配方”技术,和“早促、中控、晚保”的方针,重施基肥,科学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6)水份管理:浅水勤灌,防止串灌;烤田适中。
(7)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8)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或高温沤肥。
(9)防治该病的关键是种子和苗床灭菌。
二、生物防治:
10%抗菌剂401乳油1000倍液
80%抗菌剂402乳油8000倍液
以上药剂浸种48~72小时(60小时效果最好),不需淘洗即可催芽。
三、化学防治:
(一)浸种剂:
(1)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或强氯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浸种灵乳油2500倍液,杂交稻种浸泡24小时,常规稻种浸种48~72小时(60小时效果最好),除强氯精浸种需要冲洗干净外,其它不需淘洗即可催芽。
水温要保持在16℃以上,不要用25%多菌灵WP。药液的配制应先在1个桶内配制母液,水、药分少量多次加入,充分搅拌后再加水,搅拌至少要15分钟以上。
(2)用40%线菌清600倍液浸种24~36小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3)用25%咪鲜胺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多森铵胶悬剂200倍液;或85%三氯异氰尿酸300倍液;或45%901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液浸种。种子处理前,早稻预浸种24小时,浸种48小时;晚稻预浸种12小时,浸种24小时,药液量应高于稻种表面30cm,消毒其间应该搅拌若干次,捞出后科直接催芽或阴干后直接播种。
(二)药土:1份杀菌剂+1份杀虫剂+30份干细土混匀,做播种后的覆盖土。
(三)喷施剂:
25%施保克乳油3000~4000倍液
95%绿亨1号(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
25%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播种前喷施苗床、发病时喷施植株)
四、制种田,母本齐穗至始花期喷施:
25%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能有效地抑制恶苗病菌侵染母本花器,同时还能减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成熟时还应做到抢晴收晒,充分干燥,严防湿谷霉变、发芽,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3)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
(4)种子处理。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15-20℃时浸3天,25℃浸2天,水层要高出种子10-15cm,避免直射光。或用2%福尔马林浸闷种3小时,气温高于20℃用闷种法,低于20℃用浸种法。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00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200g,加少量水溶解后拌稻种50kg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种子2-3次。或用辉丰百克2ml对水5-6L,浸稻种3-kg浸72小时或用35%恶霉灵胶悬剂200-250倍液浸种,种子量与药液比为1∶1.5-2,温度16-18℃浸种3-5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带药直播或催芽。经外用20%净种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72小时,也可用80%强氯精300倍液浸种,早稻浸24小时,晚稻浸12小时,再用清水浸种,防效98%。必要时要可喷洒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
上一篇: 南瓜的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 梨园黑星病的物理防治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