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西瓜 > 棚栽西瓜白粉病如何识别与防治? 西瓜

棚栽西瓜白粉病如何识别与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近年来大棚西瓜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防治稍有延误就会造成蔓延,导致植株早衰,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为减少白粉病对大棚西瓜生产的影响,我们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症状识别  

白粉病在本地大棚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主要为害叶片,一般瓜蔓下部老叶先发病,而后逐渐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点,以叶面居多;扩大后呈圆形白色粉状霉斑,环境适宜时,迅速蔓延,并连结成片,至整片叶上布满白粉;后期叶片病部白粉层中现散生的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受害叶片呈黄褐色卷缩、焦枯变脆,但不脱落;发病严重时,植株早衰、生育期缩短,西瓜含糖量降低,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  

二、发病规律  

西瓜白粉病病菌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燥,在温度10~32℃、相对湿度25%~90%条件下均可发生,发病最适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80%左右,病菌主要附着在土壤里的植物残体上或在寄主植物体内越冬,次春借气流、雨水传播。据本地近3年来大棚西瓜生产调查,该病常年盛发期在5~6月,一般是①遇连阴雨、光照不足。②浇水过多、棚内湿度过大。③偏施氮肥、植株旺长。④管理粗放、瓜蔓过密、通风不良。⑤施肥不足、长势偏弱、后期脱肥等情况下,白粉病较易发生,且蔓延迅速、为害严重。特别在5月,因外界气温回升较快,大棚西瓜常处于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下,白粉病更易流行暴发。  

三、防治技术  

大棚西瓜是在设施大棚内相对可控的小气候环境条件下栽培的,应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优化栽培环境、恶化白粉病滋生环境、合理使用农药等方法,对白粉病进行综合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止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  

(一)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一般叶片较厚实的品种生产上抗霜霉病、白粉病表现较明显。目前,本地大棚西瓜品种主要选用早春红玉、8424(早佳)、抗病京欣等。  

(二)科学栽培管理  

①进行合理轮作和大棚消毒,减少初侵染源。②种子消毒处理,培育无病壮苗,并适时移栽。③合理密植,及时整枝理蔓,适时清除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传播蔓延。,④大棚内采用地膜全覆盖栽培,降湿增地温,并根据天气变化和植株生长状况科学调控大棚温湿度,创造一个适宜西瓜生长而不利于白粉病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⑤合理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不含氯的复合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尿素,并用好叶面肥,以增强群体抗病性。  

(三)适时化学防治  

大棚西瓜白粉病药剂防治的关键是加强田问观察,尽早发现病害,并在病害初发期及时进行针对性药剂防治。用药时还应注意交替使用药剂,全田均匀喷洒,即叶面叶背都要喷到,防止漏喷,以及时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西瓜定植后,一般每7~10天喷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加以预防,可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800倍液或47%加瑞农(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等在发病初期,宜选用50%翠贝醚菌酯)3 0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乳油4 000~5 000倍液(后期高温期慎用)、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3%好力克(戊唑醇)悬浮剂4 000~5 000倍或10%宝丽安(多抗霉素)l 000倍液喷雾,每隔6~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遇连阴雨天气,还应首选烟熏处理,每667 m。大棚用45%百菌清烟熏剂250 g分几处,熏蒸1夜,第2天清晨开棚通风。在棚内温度超过35℃时不宜喷药,西瓜花期也应避免使用三唑类药剂,以免发生药害。用药还需注意掌握安全间隔期,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西瓜白粉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该病还可为害黄瓜、番瓜、节瓜等瓜类蔬菜的叶片,一般是下部老叶先发病,而后逐渐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受害叶片病部发生白色粉点状霉点,扩大后呈圆形白色粉状霉斑,逐步蔓延扩大,甚至整片叶上部是白粉,叶片呈黄褐色,焦枯变脆,但不脱落。发病后期,病部白粉层中出现散生的黄褐色小粒点。西瓜一经感染此病,可迅速传染蔓延,最后当寄主植物的大量营养物质被病菌吸取后,导致瓜叶焦枯,植株早死,缩短生育期,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据笔者调查,西瓜后期的病叶率达20%~35%,重的达到50%以上,损失可达15%~40%。因此,在生产上应着重抓好防治工作。

一、发病流行规律

我市常年5~6月和9~10月为该病盛发期。一般是秋植瓜发病重于春植瓜,但5~6月份如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春植瓜的发病亦重。病菌附着在土壤里的植物残体上或寄主植物体内越冬,次春病菌随雨水、气流传播,不断重复侵染。该病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但湿度在80%以上时最易发病,在多雨季节和浓雾露重的气候条件下,病害可迅速流行蔓延,一般10~15天后可普遍发病。但当田间高温干旱时能抑制该病的发生,病害发展缓慢。如管理粗放,偏施氮肥,枝叶郁闭的田间,该病最易流行。

目前一些瓜农在西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上有不当之处,如用水量不足,喷药时只将药液喷洒在西瓜叶片的正面,而叶片背面未喷有药剂;喷施时不够均匀、漏喷现象严重。这就是有些瓜农虽然每7~10天施药1次,但防效仍然较差的原因。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

二、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生产上应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培育出无病的壮苗。

2?抓好田间管理工作:(1)合理密植,采取高畦深沟种植方式。畦上覆盖地膜;重点加强瓜期后的田间管理,合理整枝,适时摘除病重叶和部分老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2)抓住西瓜爱水怕水的特性,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洒方式;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瓜田受浸和田间渍水;连续降雨过后应抢晴施药,以防止该病在瓜田迅速流行蔓延。(3)做好施肥工作。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氮、磷、钾配施。西瓜后期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尿素,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重点是做好发病初期的施药工作,施药后如病情继续发展,应每隔7~10天连续喷药2~3次,以达到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蔓延的目的。可选用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浮剂300~400倍液或40%敌菌铜800倍液等杀菌剂喷雾防治。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喷施时应做到水量充足,叶片背面都要喷施,全田应均匀喷洒,防止漏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