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危害表现。造成果树作物减产和品质降低。盐渍土可分为含硫酸盐为主的松盐土和含碳酸盐为主的盐碱土,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影响植被生长并间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且能腐蚀损坏工程设施,造成果品质量降低,给生产造成损失。
2.、盐渍(碱)土对作物危害的主要原因
2.1 水的胁迫作用。由于土壤盐分的增加,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导致渗透压不断提高。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力减小,表现缺水。如果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大于植物细胞内渗透压,植物就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发生“生理干旱”而影响果树生长。
2.2 盐分离子的生理毒害。盐渍环境中,植物的被迫吸收,使钠离子(Na+ )、氯离子(Cl- )在体内增多,细胞膜上的Ca2+ 就被Na + 取代,产生膜的渗透现象,使细胞内的可溶性物质失去平衡,常常表现P、N、K营养物质的缺乏。
2.3 不同离子和盐类对植物的毒害。①盐类的溶解度越大,其危害性就越大。②碱性越大,毒害也就越大。③同一盐类,毒性也不一样。如MgC12的毒性大于NaCl。其一,Mg2+ 本身的毒性就比Na+大;其二,MgC12的溶解度比NaCl大。④单一盐类的毒性比多种盐类危害性大。这是由于离子之间的拮抗作用。如调节土壤中Na/Ca比值,可以减轻Na+ 的毒害作用。⑤盐类的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其毒害作用也不同。盐渍土不同盐类危害性排序∶Na2CO3>MgC12> NaHCO3>NaCl>CaC12>MgSO4>Na2SO4。
当土壤全盐含量过高,出现盐渍化甚至盐害的时候,蔬菜的生长就会发生异常,爆发各类病害,而且难以防治。而我们仅仅是能从蔬菜上看出异样来,其实,当土壤出现盐渍化以后不光影响了蔬菜生长,对土壤的理化性状破坏更严重。
不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团粒结构需要腐殖质、矿质元素等物质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当矿质元素远远高于腐殖质的数量时团粒结构反而不易形成。虽然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很高但是肥力状态却很低。
使土壤更加板结。
当土壤中团粒结构减少时,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变差,土壤遇水变得黏结,干后会在地表出现大量裂痕。根系在这样的土壤中伸展十分缓慢,不透水不透气的土壤更容易使根系受伤。
土壤微生物减少。
土壤出现盐渍化以后,有机质减少,土壤微生物失去了生存繁衍的食物,那么其数量就会大大降低。在微生物少的土壤中使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肥料,其转化效率也非常缓慢。
元素间的拮抗更严重。
由于土壤矿质元素过多,尤其是大量元素的使用,会对中微量元素造成更加严重的拮抗,使得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更加难以被吸收,蔬菜出现缺素症的情况越来越多。
抑制蔬菜根系发育。
在出现盐害的土壤中种植蔬菜,植株一般表现矮小、发育不良、叶色浓,严重时从叶片开始干枯或变褐色,向内或向外翻卷,根变褐色以至枯死。以黄瓜为例:当土壤全盐含量过高,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时,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分,植株表现中午萎焉,晚上恢复正常;当土壤出现盐渍化的时候,黄瓜幼苗定植后难以成活、立苗困难;叶色浓绿,叶片边缘有波浪状的枯黄色斑痕,或叶片向外翻卷,呈伞状,变脆;严重时从叶片开始失水萎蔫,干枯变褐,根部发生褐变、枯死,整株凋萎死亡;严重的出现花打顶、果实变苦等现象。
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土壤中的水分会减少,盐类化合物含量升高,在一定程度会引起板结。土壤肥力减弱,缺少水分,不适合农作物种植
上一篇: 马铃薯的茎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性?
下一篇: 防治水稻秧苗立枯病要在几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