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禽霍乱应如何防治? 其他家禽

禽霍乱应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禽霍乱又称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根据病程和症状,又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及慢性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几乎看不到症状,一些生长旺盛或高产母鸡突然死亡或突然表现不安,痉孪抽搐,倒地挣扎而死。
(2)急性型。当疫病流行到中期,多表现为急性型,精神萎靡,磕睡,羽毛蓬松,翅膀下垂,头常缩在翅下,体温升高到43℃~44℃,口渴,停食、呼吸困难。口鼻流出黏液,拉稀,带黄白、绿色稀粪,鸡冠呈紫黑色。2~3天死亡。
(3)慢性型。流行后期多为慢性型,病鸡多为食欲不振,消瘦,毛乱,贫血,腹泻,冠苍白,关节炎,发生跛行,喉部积聚黏液,影响呼吸。可拖数周才死亡。
最急性型,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急性型以十二指肠的病变最为显著,黏膜充血,红肿,有出血点。内容物常带血液,肝脏肿大。呈淡黄色,质脆,表面布满针头或小米大小的灰白坏死点,这是鸡霍乱的典型病变。慢性型,病变多局限于某些器官,如关节、肉髯等部位,含有浓稠的干酪样物,鼻腔、气管充满黏液。肠道、卵巢出现炎症。
该病预访,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饲料、饮水卫生。做好鸡舍、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鸡舍干燥通风。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当鸡场受到该病威胁时,应及时接种鸡霍乱菌苗,但免疫效果不确切。并采取预防性给药,预防给药量为治疗量减半。已经发病的鸡场要及时连续给药,具体治疗可任意选用如下方法。
①磺胺嘧啶或磺胺噻唑。在饲料中加入0.5%~0.8%,或饮水中加入0.1%,连续用药3~4天,效果显著。如无食欲,可按每公斤体重注射2毫升针剂,每日2次,连续3天。
②长效磺胺。每只每日口服0.2~0.3克,或按每只0.4~0.5克加入饲料中,每日1次,连喂3~4天。
③青霉素。每只肌注4万~5万单位,每日3次,连用日2~3天。
④链霉素。每只肌肉注射4万~5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天。
⑤四环素类,每公斤体重40毫克,口服,或按0.05%~0.1%加入饲料中。也叫禽出血性败血病。
鸭发病时症状为剧烈下痢,口和鼻有黏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常摇头,企图排出积在喉头中的黏液,所以,群众又称为“鸭摇头瘟”。
治疗:对本病的预防办法是,搞好栏舍清洁卫生,保证饲料、饮水新鲜清洁,杜绝外来传染源。同时在雏鸭饲料中用中草药煎水拌料喂鸭预防,5~7天1次。药方是(50~100只雏鸭剂量):板蓝根500克,野菊花、野芥菜、金银花、黄荆根、紫花地丁、荠菜、半边莲各250克。
①喹乙醇。按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剂量1次投药内服。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最,以免引起中毒。
②青霉素。成年鸭肌肉注射,每只3万~6万单位,每天上、下午各1次,连用2~3天。
③链霉素。每只成年鸭肌肉注射100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
④采用“灭败灵”防治鸭霍乱效果特别好。使用时,要做到既注射又喂药。蛋鸭在产蛋期内发生禽霍乱,立即给全群蛋鸭每只注射“灭败灵”针剂2毫升。从第2天起,在饲料中混入“灭败灵”,平均每只蛋鸭2毫升,每天喂1次,连喂3天。鸭群中零星发生禽霍乱时,应采用“灭败灵”拌料饲喂,以便预防。平均每只产蛋鸭每天喂“灭败灵”2毫升,每日喂1次,连续喂药7天。要间歇喂药预防。对已控制禽霍乱流行的蛋鸭群,采用“间歇预防”的方法,即每隔3天平均每只蛋鸭用“灭败灵”2~3毫升拌料1次喂服,喂到疫病结束为止。要确诊病情,要与鸭瘟、鸭流感区别,然后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在产蛋前期做好一年一度的防疫注射,饲养场地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