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怎样配制合理的行株距和行向? 水稻

水稻怎样配制合理的行株距和行向?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产量要素的构成,首先取决于移栽的基本苗数,在基本苗大致相近的情况下,由于移栽的行株距规格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小环境,如植株间的光照和湿度、通风条件以及植株的营养,这些条件的改变,也会对产量要素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水稻栽插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3种:一种是等行距的正方形栽插方式;第二种是行距较宽、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同,株距不变,形成双行并列方式,简称宽窄行方式。生产实践表明第二种宽行窄株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它是改善光能利用、调节群体与个体矛盾的有效手段。其增产原因有三点:第一,有利于解决穗多粒少的矛盾,宽行窄株能在较高的穗数上提高每穗粒数;第二,宽行窄株提高了群体中个体的整齐度,易取得高产;第三,有利于解决争多穗和密植易倒伏和易生病虫害的矛盾。宽行窄株地上第一、二节间长度比同等密度的其它方式要短,且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所以较抗倒伏,纹枯病较轻,稻飞虱等害虫也较少。一般田块株行距为4×6(寸),每丛栽1―2苗,每亩栽2.5万丛。稍肥一点的田块,株行距为4×7(寸),每丛栽1―2苗,每亩栽2.1万丛。

依据水稻插秧机秧箱的规格尺寸及株距调整手柄确定

本地(福建闽北)水稻插秧机选择的密植规格烟后稻以9X3.3寸比较适宜,亩丛数2万丛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