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根腐病主要危害育苗盆中的幼苗,也可侵染较老熟的成株。受害幼苗的肉质根和根状茎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后渐腐烂变黑,如果不加以控制,腐烂可发展到茎及较低部位的叶片,最后形成一圈褐腐区环绕植株,导致幼苗萎蔫、枯死。成株受到侵害时,通常引起根际损坏,腐烂多局限于根部,但有时腐烂也可扩展到根状茎和假鳞茎。感病植株叶片、假鳞茎发黄、干缩、纤弱和扭曲、生长衰退,最终可能死亡。兰花根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病菌不形成孢子,通过菌丝侵染传播,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20-24摄氏度,适宜的酸碱度5.5。兰花根腐病菌有较强的腐生习性,平时能在土壤的植物残体上腐生,存活时间较长,借雨水、灌溉水传播。盆土混入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吸足水分的树皮,盆内高湿积水,兰花最易受到侵害。防治方法1、剔除病株的根部和根状茎所有的腐烂部分,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浸泡,然后切口涂以木炭粉,换盆换土或盆、土沏底消毒后,再行定植。2、病株淋灌铜铵合剂,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控制病情发展。铜铵合剂配方如下:硫酸铜2份,碳酸铵11份,充分混合后,放在密闭容器内24小时即成。使用时取药粉1份溶解在400份水中即可使用。
上一篇: 小麦白粉病和锈病可以同时防治吗?
下一篇: 1号泵调速器的驱动盘的锥面是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