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牛年龄鉴别的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牛切齿磨损的变化规律
(1)齿锋。牛的切齿如铲状,其齿锋由于采食的不断磨灭,由锐利逐渐变钝,由高出齿面而逐渐与齿面相平,以至最后低于齿面。例如,钳齿(门齿)的齿锋7岁开始变钝,但不显著,8岁、9岁显著变钝,与齿面相平,10岁低于齿面,其他切齿的变化也如门齿,但计算年龄,则应比照门齿逐一递增一岁计算。必须指出,隅齿的齿锋,虽然10岁时已开始转钝,但因位于齿列的最外边,磨灭较慢,要显著变钟,常需两三年之久。
(2)齿线。齿线是牙齿内外两侧的齿质部嵌合面的遗迹。其变化是由细长而逐渐变宽,终至不显。如门齿在7岁前齿线显著,8岁变宽,9岁不显,其他切齿的齿线变化,均各应从递增一岁计算。
(3)齿面。齿面的形状初为长方形或横椭圆形,随着磨灭的程度加深,逐步由长方形而后向三角形、四边形或不等边形和圆形过度。例如,门齿6岁现长方形,7岁现三角形,8岁现四边形或不等边形,9岁渐变圆形,12岁起齿面圆形逐渐变小,二门齿间出现缝隙,俗称漏水。再后,齿面圆形纵径逐渐增大,终成纵卵圆形,此时年龄已在13岁以上。其他切齿的变化,则应比照门齿逐一递增一岁计算。
(4)齿龈。系指包埋齿颈部的组织,年龄愈大齿龈愈现萎缩状态。门齿在8岁以前,齿龈完全正常,9岁开始萎缩,10岁以后则萎缩显著。其他切齿齿龈的变化也和门齿一样,但在发生萎缩现象的年岁上,则应逐一递增一岁计算。
(5)齿冠。齿冠的上缘未磨灭时,薄而锐;经磨灭后,初呈线状或带状,进而呈横椭圆形,最后呈近圆形、圆形。如前缘(唇面)磨灭尚在齿冠,后缘(舌缘)已磨至齿根时,
磨灭面则呈前缘宽、后缘狭的三角形。待齿冠全部消失时,只剩齿根,则呈中间凸起的纵椭圆形。根据这些形状的变化,可判定牛的大致年龄。
(6)圆心。咀嚼面上的圆心,一般在8岁左右出现,但形状不圆,直至10岁左右,门齿初现圆心,继则内中间齿、外中间齿、隅齿分别在11岁、12岁、13岁先后出现。
(7)牙斑:牙斑是附着在切齿内侧形似牙垢的斑。在黄牛为黄斑,水牛为黑斑。从9~12岁,这个斑依次由门齿、内中间齿、外中间齿、隅齿顺序逐渐消失,但有时变化不太规则,甚至有老死不掉斑的。因此,牙斑只能做为年龄鉴定时的参考。

牛的年龄鉴别主要从牙齿上来分析。牛刚出生时,有1-3对乳切齿,3月龄乳切齿全部长齐。1岁时乳切齿齿冠磨平,2岁乳钳齿脱落更换永久齿,称“一对牙”,2.5-3岁更换内中间齿称“四个牙”,3.5-4岁更换外中间齿,称“六个牙”,4.5-5岁换隅齿,称“边牙口”,5.5-6岁全部永久齿长齐,称“齐口”。从七岁开始,钳齿齿面出现“齿星”,8岁时内中间齿出现“齿星”,9岁时外中间齿出现“齿星”,10岁时隅齿出现“齿星”,11岁时牙齿从内向外依次呈三角形和椭圆形。

可根据牙齿、外貌和角轮鉴别。

 一、根据牙齿鉴别

  牛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牛的年龄可以根据牛的门齿变化来判定(即根据乳齿的生长或乳齿更换成永久齿以及永久齿的磨损程度来判定)。

  牛的乳齿(即生后长出的牙齿)形小而洁白,有明显的齿颈,齿间隙较大;永久齿(即由乳齿脱落后更换的新齿)大而厚,色微黄,排列整齐,彼此紧密相靠。一般犊牛生后半月左右第1对乳门齿长出,4-5月龄时4对乳门齿长齐,以后逐渐磨损变短。水牛3岁左右、黄牛1.5-2岁第1对乳门齿脱落。长出第1对永久齿,即“对牙”,以后每年脱落更新1对,逐渐由“4牙”、“6牙”、到“8牙(即”齐口“),一般水牛6岁左右齐口,黄牛4.5-5岁齐口。

  牛齐口后,永久齿开始按顺次磨损,磨损面逐渐由长方形花纹变成黑色椭圆形以至三角形,齿间间隙逐渐扩大,直至齿根露出乃至永久齿脱落,牙齿磨损面出现的长方形花纹为”印“.水牛7岁左右,黄牛5.5-6岁即出现”2印“,依此逐年磨损1对,直至”8印“,水牛有10岁左右,黄牛则8.5-9岁。牙齿磨损面出现的黑色椭圆形花纹为”珠“,水牛11岁左右,黄牛9.5-10岁时即出现”2珠“,依此类推直至”8珠“(即”满珠“,也称”老口“),水牛满珠14 岁左右,黄牛满珠12.5-13岁。水牛超过14岁,黄牛超过13岁已达到了老年,基本丧失了役用性能,繁殖性能也基本丧失。

  因此,农户在购买或选育耕牛时,就要根据牛的牙齿变化规律,选择青、壮年牛喂养,以便减少因耕牛老龄带来的损失。

  二、根据外貌鉴别

  根据外貌鉴别牛的年龄,只能鉴定其老幼,而不能判断准确年龄。

  一般,年轻的牛被毛有光泽,粗硬适度,皮肤柔润而富有弹性,眼盂饱满,目光明亮,举动活泼有力;而老年牛则相反,四肢站立姿势不正,被毛乱而无光泽,皮肤干枯,眼盂凹陷,目光呆滞,眼圈多皱纹,举动迟缓。水牛除上述变化外,随年龄增长毛色变深,而密度变稀。

  三、根据角轮鉴别

  角轮意如树木的年轮。角轮一般是在饲草枯乏季节,或在怀孕期间,由于营养不足形成的。母牛每分娩1次,角的表面即形成一凹轮。所以,角轮数加配种年龄,即为母牛年龄。但这只是正常情况下才准确,若母牛空怀、流产、患病或营养不平衡时,角轮的深浅,宽窄都不会一样,而且往往界限不清,每年也不止形成一个。因此,通常只计算大而明显的角轮。否则,易导致判定错误。

  对于饲养条件好的种公牛来说,角上一般是没有角轮的。

一、根据牙齿鉴别
  牛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牛的年龄可以根据牛的门齿变化来判定(即根据乳齿的生长或乳齿更换成永久齿以及永久齿的磨损程度来判定)。
  牛的乳齿(即生后长出的牙齿)形小而洁白,有明显的齿颈,齿间隙较大;永久齿(即由乳齿脱落后更换的新齿)大而厚,色微黄,排列整齐,彼此紧密相靠。一般犊牛生后半月左右第1对乳门齿长出,4-5月龄时4对乳门齿长齐,以后逐渐磨损变短。水牛3岁左右、黄牛1.5-2岁第1对乳门齿脱落。长出第1对永久齿,即"对牙",以后每年脱落更新1对,逐渐由"4牙"、"6牙"、到"8牙(即"齐口"),一般水牛6岁左右齐口,黄牛4.5-5岁齐口。
  牛齐口后,永久齿开始按顺次磨损,磨损面逐渐由长方形花纹变成黑色椭圆形以至三角形,齿间间隙逐渐扩大,直至齿根露出乃至永久齿脱落,牙齿磨损面出现的长方形花纹为"印"。水牛7岁左右,黄牛5.5-6岁即出现"2印",依此逐年磨损1对,直至"8印",水牛有10岁左右,黄牛则8.5-9岁。牙齿磨损面出现的黑色椭圆形花纹为"珠",水牛11岁左右,黄牛9.5-10岁时即出现"2珠",依此类推直至"8珠"(即"满珠",也称"老口"),水牛满珠14岁左右,黄牛满珠12.5-13岁。水牛超过14岁,黄牛超过13岁已达到了老年,基本丧失了役用性能,繁殖性能也基本丧失。
  因此,农户在购买或选育耕牛时,就要根据牛的牙齿变化规律,选择青、壮年牛喂养,以便减少因耕牛老龄带来的损失。
  二、根据外貌鉴别
  根据外貌鉴别牛的年龄,只能鉴定其老幼,而不能判断准确年龄。
  一般,年轻的牛被毛有光泽,粗硬适度,皮肤柔润而富有弹性,眼盂饱满,目光明亮,举动活泼有力;而老年牛则相反,四肢站立姿势不正,被毛乱而无光泽,皮肤干枯,眼盂凹陷,目光呆滞,眼圈多皱纹,举动迟缓。水牛除上述变化外,随年龄增长毛色变深,而密度变稀。
  三、根据角轮鉴别
  角轮意如树木的年轮。角轮一般是在饲草枯乏季节,或在怀孕期间,由于营养不足形成的。母牛每分娩1次,角的表面即形成一凹轮。所以,角轮数加配种年龄,即为母牛年龄。但这只是正常情况下才准确,若母牛空怀、流产、患病或营养不平衡时,角轮的深浅,宽窄都不会一样,而且往往界限不清,每年也不止形成一个。因此,通常只计算大而明显的角轮。否则,易导致判定错误。
  对于饲养条件好的种公牛来说,角上一般是没有角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