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质遗传分化严重,良种水平低
现有的油茶林大部分是建国前和建国后20世纪50—60年代营造的,都是老品种,而且遗传分化比较严重,良莠不齐,树龄太大,过于衰老,产量不高。最近几年由于政府的引导,也引进了一些新品种,但总体来说良种水平还很低。
2林地荒芜
油茶林地荒芜是油茶低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油茶林多年丢荒,杂草灌木丛生,有的一经丢荒,除杂草灌丛外,部分高大乔木侵入,变成混交林,这样对油茶林的通风透光条件、肥水供应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产生不利影响,使油茶产量下降。
3疏密不均,林分结构不合理
现有油茶林密度一般都比较大,为3 000~4 500株/hm2。但有的过分稀疏,或密中有疏,或疏中有密,疏密不均是造成单产低的重要原因。
4多代同堂,株产果相差大
现有的油茶林,特别是老油茶林区,多为异龄林或异源林,林分层次多,密度一般都比较大,单株之间产量相差极大。在一些时间内,一部分植株在生长,一部分植株进入盛产期,一部分植株衰老死亡,经济植株始终只占一部分,全林总产量很低。
5林分衰老,更新能力差
现有油茶林中,大部分为建国前营造的,即使建国后造的林,由于长期丢荒,养分不足,树龄过大,也造成早衰,无论是老产区,还是新产区,衰老林分较多,致使产量下降。
6病虫害比较严重
有些地方由于炭疸病、软腐病、金龟子、茶叶虫梢蛾等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造成减产,产量低。
7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粗放
由于山区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加之管理较为粗放,经常出现广种薄收的现象。
上一篇: 玉米螟的发生有何规律?
下一篇: 花生怎么用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