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好主栽品种:半促成栽培宜选择冬季休眠期短、开花结果早的品种。
2、培育壮苗:育苗圃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深翻 后精细整成1.5m宽的平畦,每666.7m2施腐熟猪羊粪1 000kg、钙镁磷肥50kg、 硫酸钾复合肥50kg,充分拌匀施入15~20cm土层内。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在生产大田中选择品种纯正、长势强、无病虫害的母株植于苗圃,双行栽植, 株距50cm,每666.7m2栽600株,同时搭盖遮阳网。7月下旬把苗圃中 的幼苗进行假植,以培育单株壮苗。假植期及时摘除老叶和新长出的匍匐茎。
3、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生产大田应选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 沙壤土,深翻精细整成宽90cm、高30cm、长15m左右的长畦。按每666.7m2 产果1 500~2 000kg计,每666.7m2深施腐熟猪羊粪杂肥3 000kg、菜籽饼 100kg、硫酸钾复合肥50kg。
4、适时定植,合理密植: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草莓已花芽分化,为最佳定植 期。选择有5~6片叶、长势强的壮苗,每666.7m2植8 000株。于阴天或小 雨天,幼苗带土随起随栽。
5、科学肥水管理和疏花疏果:幼苗返青后,盖黑地膜前要进行4~5次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每666.7m28~10kg。一般除主芽外只保留1~2个侧芽。开花时疏花疏果, 并摘除匍匐茎、病虫叶和老叶,以每株保留花序2~3个,每个花序留果4~ 6个为宜。
6、加强大棚管理:棚膜用农用薄膜或 无滴膜。11月下旬夜间温度<15℃时,开始扣大棚膜。棚内温度降至3℃以 下时,棚内加扣小拱棚。具体温度要求:幼苗开始发新叶到开花的保温期白 天28~30℃,夜间12~15℃;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10℃;开花期白 天20~25℃,夜间6~7℃;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夜间5~6℃;果实 采收期白天20~23℃,夜间5~6℃。
7、病虫综合防治:主要病害有苗期的根腐病,开花着果期的白粉病、灰霉病,虫害有蚜虫、 线虫、红蜘蛛等。采用水旱轮作、不连作和土壤消毒可大大减轻病虫害。
上一篇: 犬杂交重新阶段必须考虑哪些方面?
下一篇: 羊肚菌的种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