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北方春玉米苗期如何管理? 玉米

北方春玉米苗期如何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查田、补种、移栽 在适宜条件下,通常播种后经15天左右即可出苗。正常幼苗的构造包括完整的初生根系、中胚轴、芽鞘、初生叶。今年春季黑龙江部分地区低温多雨,导致土壤温度偏低、含水量偏大和个别地块由于播种期较早,出现种子霉烂(粉种)和不能正常萌发和缺苗断垄、苗情质量差等现象,为尽量减少因缺苗对玉米产量造成的影响,必须及时调查,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与相临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毋庸补栽。一般不提倡补种。补种的效果不如补栽,补栽不如留双株。采取补种或坐水移栽的方式补救,以保证种植密度。

  2、间苗、定苗 采用机械条播的地块,在出苗后3~4片叶时要及时间苗,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至4~5片可见叶时定苗。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应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定苗时根据品种特性和要求留足适宜的苗数,同时要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混杂苗,留足颜色、长势一致的健壮苗。如有缺苗可在行内或邻行留双株,缺苗比较严重过整行断垄的地方仍需补苗。

  3、追施苗肥 改变过去“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大力推广按叶龄指标分期施肥。播种时没有施用种肥的地块,苗期可追施苗肥。苗肥在定苗后(播后约25天)开沟施用或在6~7片叶时结合中耕深施,避免在没有任何有效降雨的情况下地表撒施。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肥料养分含量等具体情况确定,如果后期不再追肥,也可配比一定量的长效尿素或缓释尿素。中耕追肥作业机具要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无明显伤根、伤苗的问题,伤苗率小于3%,追肥深度5~10厘米,追肥部位应在作物株行两侧10~20厘米,肥带宽度大于3厘米,无明显断条,施肥后覆盖严密。

  4、水分管理 玉米苗期植株对水分需求量不大,可忍受轻度干旱胁迫。苗期适度干旱可促进根系发育、促使植株生长敦实、降低结穗部位、提高抗倒伏能力,利于蹲苗。因此,苗期除底墒不足或天气干旱需要及时灌水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