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抗旱保全苗及苗期 管理的技术措施。 一、 播前准备 1.轮作倒茬 谷子不宜重茬,必须合理轮作倒茬。前茬作物以豆类、绿肥最好,薯类、玉米、高粱、 棉花也适宜作春谷的前作。 2.整地保墒 在秋深耕的基础上,春季整地以保墒为中心,在土地刚解冻时进行顶凌耙地,切断 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结合施入农家肥或复合基肥,及时浅耕,随耕随耙耱,纵横耙三次,保 墒提墒。 3.选用良种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经种子管理部门审定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好 种子后, 播前最好晒种 2-3 天, 提高种子发芽率, 有条件的在播前 2-3 天最好用 10%的盐水选种, 去除秕谷、草籽,将饱粒捞出清水冲净,晒干备用。 二、 播种技术 1.播期 谷子播种期的确定,应根据当地无霜期的长短,针对不同品种的特性,在保证该品种生 长发育有充足时间的前提下,使整个生活周期的各生育阶段都能充分利用温、光、水、肥等外界 条件,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如:拔节后雨水较多,开花期温度适宜,灌浆期光照充足,昼夜温 差大等,因此适宜的播种期是谷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一般以 5 月上中旬播种为宜(立夏-小 满之间),一些无霜期短的地方也可在 4 月下旬播种。 2.播量 一般每亩播量为 0.8-1.0 公斤。 三、 苗期管理 1. 保全苗 播种后出苗前进行镇压(黄芽砘),促使下层土壤水分上升,帮助全苗。出苗后 2-3 叶期进行镇压(压青砘),防止悬苗,控制地上部生长,促扎根,提高幼苗抗旱能力。 2. 查苗补种 谷子出苗后,由于干旱,底墒不足,会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因此应进行查苗补种, 查苗一般在三叶期前后进行,如缺苗断垄严重,可在间苗时移栽幼苗,移栽的谷苗以 4-5 叶期 最容易成活, 因此时是谷苗次生根大量长出的时期, 在幼苗长出白根时带土移栽, 栽后及时浇水, 并在上面覆盖一层细土,以防土壤板结。如有成片缺苗的现象,应及时补种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 种,对移栽或补种的谷苗应吃偏饭,加强管理,促进其生长发育。 3.蹲苗 控制土壤水分,控制幼苗地上部生长,可促进根系深扎,防止徒长,有壮根、防风、灭 虫的作用,有利于后期防倒。 4.早间苗、定苗 早间苗,防荒苗,对培育壮苗十分重要。俗话说:“谷间寸,顶上粪”,早间苗 可以使幼苗壮而不旺,叶色浓绿,根系发育健壮,根量增加。一般在三叶一心期开始间苗,先留 够留苗密度 1.5-2 倍的苗,5 叶期内定苗,早疏苗,晚定苗,可防止因虫害形成缺苗,留下壮苗。 一般肥力较低的地块,亩留苗 1.5 万-2.0 万株(3-4 寸株距);中等肥力旱地或水浇地,亩留苗 2.5 万-3.0 万株(2-2.5 寸株距)。细清垄,将分孽、病、虫、残株及杂草全部清除。早中耕,围 土稳苗,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可防止风害伤苗。 四、 防止虫害 对地下害虫,播前可用杀虫剂进行闷种,或施用毒土防治。苗期害虫的防治应及时,要密切注视 虫情动态,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对蛀茎虫害的防治,必须赶在蛀茎之前,在产卵期及幼虫期及时 喷施“来福灵“等杀虫剂灭杀害虫。
上一篇: 水稻拔节前后控制水肥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