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经济动物 > 其他经济动物 > 光照对獭兔的影响及光照控制技术? 其他经济动物

光照对獭兔的影响及光照控制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兔场对光照的控制对不同兔子要区别对待。育肥兔需要弱光8小时,种公兔需要中等光照12小时,而繁殖母兔在配种前需要16小时较强的光照。因此,生产中母兔光照的控制最为重要。尤其是每年的短光照季节,很多兔场会出现母兔不发情、不接受交配或受胎率低等一系列繁殖障碍现象。从光照角度来讲,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国大多数兔场采用三层重叠式种兔笼,而光源悬挂在笼具上方,由于承粪板的隔离,只有上层笼具获得较充足的光照,而中下层笼具得不到应有的光照。
  
  第二,光照时间不足。冬季我国多数地区的光照时间不足12小时,远远达不到母兔配种前促进发情的适宜光照时间。
  
  第三,光照强度低。种兔繁殖期需要2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强度,但以6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催情效果更好。白炽灯每瓦大约可发出12.56勒克斯的光,但数值随灯泡大小和有无灯罩而异,一般在有灯罩、灯高度为2-2.4米时,每0.37平方米面积上需l瓦灯泡,或1平方米面积上需2.7瓦灯泡可提供10.76勒克斯。照此计算,一间标准15平方米的兔舍,达到20勒克斯的平均照度,需要75瓦的灯泡。但是,多数兔舍的光照强度不足。一方面是安装的灯泡瓦数不够,二是多没有增加灯罩,三是灯泡长期暴露,被尘埃、苍蝇排泄物污染,严重影响光的辐射。
  
  第四,光照不均匀。一些兔场不仅存在笼具层间光照强度的巨大差异,而且在灯具的摆放位置不均匀,存在光照死角,影响一些母兔应该获得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