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 铁观音茶不同树龄怎样施肥?

铁观音茶不同树龄怎样施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配合使用
有机肥属于全面性肥料,有机质丰富,肥效缓慢而持久,对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良好影响,且能改良土壤。因此,施肥必须以有机肥为主。茶园常用的传统有机肥有人粪尿、厩肥、饼肥、堆肥、绿肥等。目前深圳市芭田复合肥有限公司已推出茶叶专用有机肥,比传统有机肥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和施用方便等优点。无机肥是速效肥,其肥效快,在茶树生长与采摘旺盛季节,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往往出现某些元素不足,必须及时补充,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正常需要,因此,配施无机速效肥是必要的。茶园常用传统天机肥中的氮肥有硫酸氨、硝酸氨、碳酸氢氨、尿素;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骨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
目前主要以施用茶叶专用复合肥为主。
重施基肥,分期追肥
基肥要施足,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以P、K肥为主的无机肥,在茶季结束时一次施用;追肥要施速效肥,目前以较高浓度的茶叶专用化肥为主,结合施用一些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沤堆腐熟的有机水肥。由于追肥容易在土壤中淋溶流失、固定,必须分期进行,一般是结合茶园每轮的耕作或除草措施进行施用。
因茶树生育阶段、生产茶类需求,施用专用复合肥
茶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幼龄茶树以培养健壮的枝条骨架、分布深广的根系为目的,必须增加P、K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龄肥为主;处于长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为促进营养生长,提高鲜叶的产量,适当增加N素是必要的。但茶叶是嗜好品,对品质要求很高。不同茶类,其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如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滋味浓强,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酚类含量;绿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滋味鲜爽,要求含有较高的含N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乌龙茶类(如单丛、水仙、铁观音、奇兰、黄金桂等)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这些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茶树施肥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施用适合不同茶类的专用肥,才能保证和提高茶叶品质。
目前由华南农业大学研制、芭田公司生产的幼龄茶树专用肥、红茶、绿茶、鸟龙茶专用复合肥,能满足广大茶农的要求。
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
肥料用量:肥料的用量视不同树龄、土壤肥力、不同生产管理水平的茶园而定。一般幼龄茶树比生长旺盛的成龄茶树施用量少;土地肥沃的茶园施肥量可少些。生产茶园施肥量可根据茶叶生产量而定,一般每增施1公斤的N素,鲜叶可增产12至40公斤。
基肥与追肥的比例:视肥的种类而定,有机肥作基肥其施用比例应大于8O%;腐熟水肥作追肥,施用比例为2O%;施用无机肥,则基肥、追肥比例为4:6。
次数与时间:茶树在一年中对营养需求量不一致,对N素的吸收以4至11月较多,而P的吸收主要在4至7月,K的吸收以7至9月为最多。中部茶区基肥一般9至11月施用;南部茶区,茶芽轮次多,到12月上旬停采后才施用。基肥一般一次施完;追肥一般分2至4次,施用量上应采用“前多后少”的原则,才能增产春茶。采摘旺季的南部茶区追肥次数可适当增加。第一次施“催芽肥”,在春芽萌动前一周施用,用量约4O%至50%;第二次在4至5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0%至15%;第三次在6至7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5%;第四次在8至9月施用,用量约20%至30%。
施肥方法:基肥多为土杂肥,体积大,分解慢,一般用开沟深施,深度约20至30厘米,追肥多施化学速效肥或水肥,可开浅沟或穴施,如在雨天或雨前施用,可在茶行中均匀撒施,但必须注意不能撒在茶树冠面上,以防烧坏茶树。

施肥技术
根据茶树各不同生育期对营养需求、土壤肥力状况以及气候因素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施肥的技术方案。
基肥应在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后立即施用。用量为每1亩施农家肥一吨、商品有机肥或饼肥10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施肥时在树冠边缘垂直向下的位置挖20厘米深的施肥沟,施肥后及时覆土。基肥隔年施一次或隔行施。
追肥在各茶季采摘前一个月施用,以无机肥为主。施肥时在树冠边缘垂直向下的位置挖10厘米深的施肥沟,施肥后及时覆土。
叶面肥在新梢一芽一叶时喷布,通常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也可选用氨基酸、腐殖酸等叶面肥。叶面肥以傍晚或阴天喷布叶背效果最好,叶背吸收比叶面大5倍。采茶前10天应停止使用叶面肥。
幼龄茶树在成活后即可施肥,应薄肥勤施,一年追肥3~4次。在新梢萌动前20天施人粪尿10倍水溶液,或尿素200倍水溶液。定植第二、三年可开浅沟施入复合肥或氮磷钾复混肥,施后覆土。一年至少施一次有机肥。
成年茶园施肥可根据产量指标确定施肥量,一般先按每生产4~6千克干茶施用1千克纯氮计算出氮肥用量,然后再按三要素配比,分别算出磷、钾肥用量。有机氮应占全年施氮量的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