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与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在今年5月到8月间联合组成调查组,选取日清方便面、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等53个品牌84个样品送检,涉及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多家知名超市。主要检测纸桶内层、外层荧光性物质、杯身挺度和渗漏性能。结果显示,在36个双层的纸质样品中,外层的荧光性物质大多含量超标,不符合食品用纸标准规定的“100cm2纸样中最大荧光面积不得大于5cm2”要求。另外,放置在纸杯、纸碗、纸餐盒内的合格证小标签,也被检出荧光物质含量极高。
有害物或可渗入食物中
方便面桶、奶茶杯等纸质容器外层纸之所以荧光性物质超标,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甚至有可能是废纸,不排除有害物质会通过口、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也可能渗入到食品中,长期积累对健康造成危害。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沈永嘉表示,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本身呈无色或浅色的有机化合物。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吸收人肉眼看不见的紫外光,然后再发射出人肉眼可见的蓝紫色荧光,在一些比较容易泛黄的物品里引入荧光增白剂,就可以将肉眼可以看到的黄光遮盖起来,再反射出蓝紫色的荧光,这样就会使物品显得更白。
董金狮指出,部分纸杯、纸桶包装生产厂家为了减少成本,用回收来的废弃纸张进行生产;有些废纸生产的纸杯看上去比较黑,无良厂家就用漂白液进行漂白,或者往废纸里添加一些工业用的碳酸钙、滑石粉等物质;为让杯子看上去更白,有的就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上一篇: 铜绿丽金龟在我省一年发生几代
下一篇: 早春育苗防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