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茄子裂果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 茄子

茄子裂果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茄子裂果的原因

1.温度:温度不当是引起茄子皮裂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2.微量元素:钙是茄子正常生长中必不可缺少的元素。钙具有增加细胞壁厚度,与细胞间张合力的作用。在茄子种植过程中一旦缺钙常常会导致果实细胞壁变薄,细胞间张合力变小,在果实膨大过程中,果实表皮就会出现裂纹,进而随果实膨大形成皮裂果。

3.氮肥施用过多:氮肥施用过多,也是导致皮裂果的重要原因。

4.种植管理:水分管理不科学。尤其是土壤水分发生重变,也是导致皮裂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当茄子坐果后和结果期间,植株会渐渐由营养摄入到生殖生长,这时,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如果在茄子果实膨大期间,果实在阳光暴晒后突然降水降雨,土壤水分过大的情况下,或连续阴雨天突然放晴就会造成果实生长速度快于果皮,大量形成皮裂果。

5.虫害危害:幼果也是发生皮裂果的原因之一。茶黄螨是茄子种植过程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害虫。茶黄螨危害茄子的幼果,使得果实表皮变得粗糙而内部组织继续发育造成茄子果实内长外不长的情况,最终导致果实开裂。被茶黄螨为害的果实是皮质坚硬味道苦涩,商品价值不高。

6.萼裂果:除了果皮开裂,还有一种开裂是花萼部分开裂,这样的茄子果实就是萼裂果。萼裂症状轻的果实商品价值降低,症状严重的只能摘掉丢弃。因此,萼裂果的出现是影响产品效益的原因之一。萼裂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茄子花进行蘸花时,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在生产中,种植物常常使用2,4-二氯苯氧乙酸进行蘸花,从而提高座果率,但是,种植物使用浓度过大、重复蘸花、或是在中午高温时蘸花都有可能导致花萼部位生长激素含量过高进而导致茄子萼裂果的形成。

茄子裂果的防治措施

1.根据茄子花芽分化的生命特性,保持适量的温度是避免裂果大量出现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在茄子育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7-25摄氏度,夜间温度控制在22-20摄氏度。

2.科学进行浇水施肥管理,也可以防茄子裂果的大量出现。有实验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千克茄子,需要氮3.2千克,其中,苗期需氮占全生育期总需氮量3.3%,开花着果期33.2%,结果期63.5%。五氧化二磷0.94千克,苗期需要量占全生育期总需量2.6%,开花着果期31.3%,结果期16.3%。所以,在种植茄子前需进行测土配方,做到平衡施肥。在茄子育苗时,基质的含水量需要保持在60%-80%之间,这样就能满足茄子在育苗期间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了。在茄子开花着果期一般不进行浇水,补充茄子所需的水分,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进行,在茄子结果期,每采收一次果实都需浇水追肥一次。

3.适当补充钙肥、硼肥,预防缺钙缺硼。科学使用生长调节剂处理茄子花也是避免茄子出现裂果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在茄子花刚刚开放时就可以进行蘸花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浓度为10-20ppm的2,4-二路苯氧乙酸溶液蘸花,蘸花前要在药剂溶液中添加一些红色墨水等带有颜色的染料,从而便于蘸花时做标记避免重复蘸花。另外,在配置蘸花溶液时,浓度也要根据温度灵活配制,温度高时,浓度小些;温度低时,浓度大些。蘸花一般选在晴天上午八点前后进行。用毛刷蘸取溶液,涂在花柄及花萼上,涂抹要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