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棉铃虫怎么防治? 其他

棉铃虫怎么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棉铃虫是棉花的第一大害虫,常年造成棉花自然损失率在50%左右。要防治棉铃虫首先要做好虫情测报和田间调查。当百株棉花累计卵量达到防治指标后,要及时准确地采取施用药剂等措施防治。防治棉铃虫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协调使用,达到经济、安全和高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农业防治 包括四项措施:
  一是秋耕冬灌,杀死虫蛹,压低来年虫源基数;
  二是利用栽培措施控制危害发生,如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打叶枝,三代发生期打顶尖和边尖,后期彻底整枝,去除无效花蕾,可大大减少田间卵虫量,或者结合田间管理抹卵捉虫;
  三是生产季节灭蛹,在棉田各代蛹期浇水和中耕松土,可大量杀死虫蛹;
  四是种植抗虫棉。 生物防治 棉铃虫的天敌有200多种,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蜘蛛和食虫蝽,寄食性天敌有赤眼蜂和绒茧蜂等。人工保护、繁殖和释放天敌,可有效控制虫害
  另外,利用生物制剂В #8226;t制剂防虫效果也很好。
  诱杀防治 主要应用植物诱杀和灯光诱杀。在棉田中种植春玉米,每亩50-100株,条播或分散点播,于一代成虫发生期每天早上5-6时人工捕杀新叶里的成虫,或每亩棉田插10-20把杨树枝,枝把高于棉株15-30厘米,每早5-6时用网袋套住,将成虫抖入袋中杀死。灯光诱杀以高压汞灯为主,在虫害大发生时使用。
  化学防治 主要是采用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菊酯类、有机氯类、细菌杀虫剂和病毒制剂等药剂防治。防治时要注意轮换药剂品种,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发展。同时,要综合考虑,正确选择药剂品种,并要掌握正确的田间喷雾施药技术。

一、农业防治:田间结合整枝及时打顶,打叉,减少有效卵,摘除带虫果带出田外消毁,压低虫口基数。
二、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三、药剂防治:掌握在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时期喷药防治,以卵孵盛期喷药效果最佳。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3次。喷药时,药液应主要喷洒在植株上部嫩叶、顶尖上,须做到四周打透。并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治药剂还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600倍液,或10.8%凯撒乳油4000倍液,或44%速凯乳油1500倍液,或42%特力克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三龄后幼虫蛀果,施药无效。

棉红铃虫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亦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之一。我国除甘肃的黄河两岸、河西走廊以及山西和陕西的北部、宁夏、辽宁、青海和新疆外,其它棉区均有分布。防治方法如下: 一、农业防治 1、精选品种。种植抗棉红铃虫的品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有效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2、田间管理。抓好肥水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及时施肥,确保NPK匹配合理;根据气候状况酌情浇水,防止土壤含水量过大。在花蕾期、幼铃期和棉桃膨大期喷施棉花壮蒂灵,促使棉树生长机能向生殖机能转化,使棉桃营养输送导管变粗,加快棉树循环现蕾、吐絮,提高优质商品率。3、收获期预防。晒花时要放鸡啄食或人工扫除帘架下的幼虫;在收花结束后彻底清扫仓库,消灭潜伏仓内的幼虫,冷库存花。 二、化学防治 1、药剂灭虫。在棉红铃虫卵盛期可适量喷洒杀虫剂,应按照植保要求,用针对性药剂加进行灭杀。2、棉仓灭虫。空仓全面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释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墙壁、房顶面面喷到。实仓时用80%敌敌畏乳油加新高脂膜稀释喷洒,喷后封仓2~3天。

常规棉防治二代棉铃虫要掌握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当有效天敌总量与棉铃虫卵量的比例为1:2~1:3时,天敌可以控制棉铃虫,不需施药防治。天敌少,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超过100粒时,每亩可选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NPV),或1.8%的集琦虫螨克乳油3000~5000 倍液喷雾防治。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应视田间实际情况进行。当三代棉铃虫百株有1~2龄幼虫5~8头、四代棉铃虫百株有1~2龄幼虫10~15头时,每亩可选用4.5%的氯氰菊酯乳油60~100毫升、2.5%的辉丰菊酯乳油40~50毫升、25%的速杀王乳油72~8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防治三、四代棉铃虫时,由于棉株大,棉铃虫产卵分散,喷药时应注意使棉花顶尖、花蕾铃上着药均匀。同时应交替用药和轮换用药,施药后遇雨,要及时补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一、农业防治:田间结合整枝及时打顶,打叉,减少有效卵,摘除带虫果带出田外消毁,压低虫口基数。
二、物理防治: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三、药剂防治:掌握在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时期喷药防治,以卵孵盛期喷药效果最佳。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3次。喷药时,药液应主要喷洒在植株上部嫩叶、顶尖上,须做到四周打透。并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的产生。防治治药剂还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600倍液,或10.8%凯撒乳油4000倍液,或44%速凯乳油1500倍液,或42%特力克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