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红薯病毒病的原因有哪些?
红薯病毒病是北方春薯常见病害之一,该病害从红薯苗期就开始发生,剪苗后再生薯苗更为严重。病苗典型为:叶片黄化、皱缩、花叶、卷叶,茎蔓较细、生长势较弱。薯苗插于大田后,长势弱、产量低。
红薯病毒病发生的内因是种薯带有病毒,外因是不良的气候与栽培条件。要防治红薯病毒病,需从内外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更新良种,改用脱毒、抗毒(或耐毒)红薯优良品种。二是对脱毒红薯种单独育苗、单独栽插、单独收获、单独贮藏;在红薯生长期要加强对蚜虫、烟粉虱等害虫的防治,避免脱毒种薯再次感染病毒。三是未更换良种的农户,必须选健康种薯育苗;育苗过程中发现花叶苗,将整株种薯拔除;栽插时挑选健壮薯苗栽插;插至大田后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四是通过精细整地、高垄栽培,增施钾肥、平衡施肥,浇水抗旱等措施,改进栽培管理技术,增强红薯抗病能力。五是将红薯种薯、种苗用预防病毒病的药物处理,同时选用“病毒A”、“病毒王”、“菌毒清”、“83增抗剂”、“病毒宁”、“病毒必克”等药物对薯苗做叶面喷雾辅助治疗,增强薯苗长势,减轻病毒病的蔓延。
上一篇: 选择疫苗应遵循哪些原则?
下一篇: 成龄葡萄的新梢如何引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