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以急死、死后剖检肾脏软化为特征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釆取小肠内容物、肾脏及淋巴结等制片镜检具有荚膜的魏氏梭菌。同时将其小肠内容物滤液接种家兔和小鼠进行毒素检查和中和试验,可确定毒素和菌型。
2 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① 病料采集 采集小肠内容
物、肾脏及淋巴结等作为病料。
② 染色镜检 病料染色检查,可于肠道发现大量的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同时于肾脏等脏器也可检出魏氏梭菌。
③ 分离培养 本菌虽为专性厌氧菌,但厌氧条件不苛刻,较易培养。常用厌气肉肝汤和鲜血琼脂分离培养。纯分离物进行生化试验以便鉴定。
(2)毒素检查
利用小肠内容物滤液接种小鼠或豚鼠进行毒素检查和中和试验,以确定毒素的存在和菌型。
3 类症鉴别
本病应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和羊快疫等相鉴别。
(1)羊肠毒血症与炭疽的鉴别 炭疽可致各种年龄的羊只发病,临床检查有明显的体温反应,死后尸僵不全,可视粘膜发绀,天然孔流血,血液凝固不良。如剖检可见脾脏高度肿大。细菌学检查可发现具有荚膜的炭疽杆菌,此外,炭疽环状沉淀试验也可用于鉴别诊断。
(2)羊肠毒血症与巴氏杆菌病的鉴别 巴氏杆菌病病程多在1天以上,临床表现有保温升高,皮下组织出因性胶样浸润,后期则呈现肺炎症状。病料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染色的能上能巴氏杆菌。
上一篇: 迄今在中国发现的野生稻仅有哪三种?
下一篇: 秋季渔池如何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