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春季冻害的类型有哪些? 小麦

小麦春季冻害的类型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早春冻害: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麦苗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此时若遇寒流侵袭易造成死苗而形成冻害。
二是晚霜冻害: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此时小麦生长旺盛,抗寒力很弱,若遇气温突然下降(叶面低温至3.0℃—4.5℃)极易形成晚霜冻害。

冻害是冬小麦常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冻害的发生,受品种类型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选择抗寒性强的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是防止小麦冻害的基础。现将小麦冻害的类型、症状及防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冻害的主要类型和症状
1.类型。按照冻害发生时间的早晚,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冻害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冬季冻害、早春冻害(俗称倒春寒)和低温冷害。
冬季冻害指的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寒潮是冬季冻害发生的主要天气因素。我们所说的寒潮是指北方冷空气大规模入侵的过程,寒潮主要包括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在24小时内温度下降10℃以上,最低温度在5℃以下。
寒潮造成小麦受冻程度的大小又受到3个因素制约:一是极端最低温度,也就是温度的最低点;二是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三是冷暖骤变的剧烈程度。
2.主要症状。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生产上将冬季冻害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严重冻害,主要表现是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冬前已经拔节的麦田。大家要知道,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抗寒性明显降低;由于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早于小分蘖,主茎和大分蘖比小分蘖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比小分蘖更容易受冻。第二类是一般冻害,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发白干枯,但主茎和大蘖都没有冻死。

第一类是严重冻害,主要表现是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发生在冬前已经拔节的麦田。大家要知道,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抗寒性明显降低;由于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早于小分蘖,主茎和大分蘖比小分蘖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比小分蘖更容易受冻。第二类是一般冻害,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发白干枯,但主茎和大蘖都没有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