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马铃薯黑痣病蔡煌,马铃薯黑痣病为目前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损失较大的重要病害。除为害马铃薯外,还侵染茄子、甜菜、菜豆等,轻者损失2~3成,重的减收70%~80%。
1、为害症状茎秆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斑,后渐扩大,茎基全周变黑表皮腐烂。因输导组织受阻,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植株容易斜倒死亡,此时常在土表部位再生气根,产出黄豆大的气生块茎。地下块茎发病多以芽眼为中心,生成褐色病斑,其后干腐或疮痂状龟裂,薯块小,不光滑。遇低温阴雨,病株表面常生白色粉末,造成部分死亡。
2、病菌主要以菌丝及菌核繁殖,有时亦能生成担子孢子。菌丝初无色,多空胞,隔膜部略狭窄分枝成直角,其后呈褐色。菌核形状及大小不一,其质坚密,带暗褐色,丛生于病薯上。担子短圆筒形,其顶端生2~4个小梗,上生担子孢子。担子孢子略呈椭圆形,无色,大小为9~15μm×6~13μm,肉眼外观为褐色粉状。病菌生长温度13~42℃,适宜温度24℃左右,pH值3~9.5。病菌以菌核在种薯及被害......
上一篇: 苹果竹芋应该如何应用?
下一篇: 果树整形修剪的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