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场区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考虑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利于环保。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用耕地,供电线路、供水管道节约,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便于防火灭病,并注意防火安全。
分区规划布局
养牛场一般包括3—4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生活区:指职工文化住宅区。应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有关的建筑物。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场外运输车辆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区。
生产区: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最安全,最安静。大门口投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生产区牛舍要合理布局,分阶段分群饲养,按犊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后期牛舍顺序排列,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适当集中,节约水电线路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防火距离。兼顾由场外运入,再运到牛舍两个环节。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离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田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
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米卫生间距,病牛区应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尸坑和焚尸炉距畜舍300-500米。防止污水粪尿废弃物蔓延污染环境。
上一篇: 百合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哪些?
下一篇: 西红柿有多少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