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西瓜 > 如何综合防治西瓜根结线虫病? 西瓜

如何综合防治西瓜根结线虫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症状 根结线虫病为西瓜上的重要病害,为害严重。发病轻时,地上部无明显症状。发病重时,地上部表现生长不良、矮小。黄化、萎蔫,似缺肥水或枯姜病症状,结瓜小而少,且多为畸形。拔起植株,细观根部,可见有许多葫芦状根结,以侧根和须根上最多,一般呈球状,绿豆或黄豆粒大小。

  发病规律 根结线虫以卵、幼虫在土壤、寄主、病残体上越冬,主要借病土、病苗、病残体。肥料、灌溉水、农具和杂草等途径传播。当地温达28℃左右时,越冬卵在根结中孵化为幼虫,一龄幼虫留在卵内,二龄幼虫钻出卵外进入土壤,侵染幼嫩的新根,并刺激寄主细胞膨大形成根结。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重病田改种葱、蒜、韭菜等抗病蔬菜或种植受害轻的速生蔬菜,减少土壤线虫量,减轻病害的发生。最好实行水旱轮作,要求轮作2年以上。水淹杀虫,重病田灌水10~15厘米深,保持1~3个月,使线虫缺氧窒息而死。最好改种一季水稻,既杀死线虫,又不造成田地荒芜。高温杀虫,收获后深翻土壤,灌水后,利用7~8月份高温,用塑料膜平铺地面压实,保持10~15天,使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白天达60~70℃,可有效地杀灭各种虫态的线虫。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防除田间杂草。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压低虫源基数,减轻病害的发生。

  ②药剂防治 定植前,每667平方米用3%米乐尔颗粒剂4~6千克拌细干土50千克进行撒施,沟施或穴施。在蔬菜发病初期,用1.8%虫螨克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5kg,间隔10~15天再灌根1次,能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为害。

防治措施

根结线虫病属于土壤病害,传播途径广,一旦土壤被其污染,就很难清除,靠单一防治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根据其发病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恢复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生态恶化,是土传病害和线虫猖獗的根本原因。土壤中的微生物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包括线虫)。有益菌能改良土壤,促进蔬菜生长发育,然而它们需依靠有机质才能生存和繁殖。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大幅降低,致使有益菌的生存环境恶化而减少。而有害菌则在缺少有机质的情况下,进入植株体内吸收营养生存和繁殖,形成有益菌和有害菌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失去了有益菌的抑制,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必然危害蔬菜生存。所以说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恢复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根本。

2.合理轮作换茬。与禾本科或葱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有良好防治效果,实行水旱轮作的效果更好。轮作可断绝线虫的食物源,使其没法生存。

3.冷冻处理土壤。发病重的棚室,作物收获后,在冬季灌透水,去掉棚膜,经两个月的冰冻,可有效杀灭线虫。

4.高温闷棚。夏季作物收获后,把棚室清理干净,利用高温闷棚防治。每亩用50-100公斤的氰氨化钙均匀撒在地面上,再每亩撒人4-6厘米长的麦秸600-1000公斤,然后深翻20厘米以上,起垄、覆膜、灌水后密封棚室。当20厘米土层温度达到45℃后,继续闷棚不少于7天。闷棚后揭膜翻地晾晒,阳光暴晒5-7天效果更佳。

5.选用无病壮苗。从外地购苗,一定要检疫,严防病苗传入。育苗要选用无病土,施用无病肥,培育无病壮苗。

6.加强田间管理。结合整地,将表土翻至30厘米深以下,可减轻线虫危害。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植株抗病性能。及时清理病株残体、田间寄主,集中焚烧或深埋,防止传播危害。

7.选用生物制剂防治。过去使用的杀线虫化学农药,多数产品对环境污染较重,对人畜不安全,现在大多已被禁用。近年出现的阿维菌素乳油等一些绿色、环保、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防效良好。在西瓜育苗和定植前,按每平方米用1.8%阿维菌素乳油1毫升,与适量细土拌匀撒入苗床或定植沟内。田间出现发病植株时,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浇灌病株,每株灌药液250-300毫升,间隔7-10天一次,视情况连续灌药3-4次,可有效控制线虫危害。

根结线虫病属于土壤病害,传播途径广,一旦土壤被其污染,就很难清除,靠单一防治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根据其发病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恢复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生态恶化,是土传病害和线虫猖獗的根本原因。土壤中的微生物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包括线虫)。有益菌能改良土壤,促进蔬菜生长发育,然而它们需依靠有机质才能生存和繁殖。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有机质大幅降低,致使有益菌的生存环境恶化而减少。而有害菌则在缺少有机质的情况下,进入植株体内吸收营养生存和繁殖,形成有益菌和有害菌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失去了有益菌的抑制,有害菌就会大量繁殖,必然危害蔬菜生存。所以说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恢复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根本。

2.合理轮作换茬。与禾本科或葱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有良好防治效果,实行水旱轮作的效果更好。轮作可断绝线虫的食物源,使其没法生存。

3.冷冻处理土壤。发病重的棚室,作物收获后,在冬季灌透水,去掉棚膜,经两个月的冰冻,可有效杀灭线虫。

4.高温闷棚。夏季作物收获后,把棚室清理干净,利用高温闷棚防治。每亩用50-100公斤的氰氨化钙均匀撒在地面上,再每亩撒人4-6厘米长的麦秸600-1000公斤,然后深翻20厘米以上,起垄、覆膜、灌水后密封棚室。当20厘米土层温度达到45℃后,继续闷棚不少于7天。闷棚后揭膜翻地晾晒,阳光暴晒5-7天效果更佳。

5.选用无病壮苗。从外地购苗,一定要检疫,严防病苗传入。育苗要选用无病土,施用无病肥,培育无病壮苗。

6.加强田间管理。结合整地,将表土翻至30厘米深以下,可减轻线虫危害。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植株抗病性能。及时清理病株残体、田间寄主,集中焚烧或深埋,防止传播危害。

7.选用生物制剂防治。过去使用的杀线虫化学农药,多数产品对环境污染较重,对人畜不安全,现在大多已被禁用。近年出现的阿维菌素乳油等一些绿色、环保、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防效良好。在西瓜育苗和定植前,按每平方米用1.8%阿维菌素乳油1毫升,与适量细土拌匀撒入苗床或定植沟内。田间出现发病植株时,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浇灌病株,每株灌药液250-300毫升,间隔7-10天一次,视情况连续灌药3-4次,可有效控制线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