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病原菌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新笋田发病较轻,老笋田菌源基数大,发病早而重。新笋田的病菌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种子带菌;二是老笋区的病菌随风或雨水传播而来。因此保持芦笋田间的清洁卫生,降低侵染源,是防治茎枯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二、种植芦笋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 氮、磷、钾的比例以1∶0.6∶0.8为宜。每年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促进芦笋根系和茎叶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方法三、药剂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嫩茎抽发后要及时喷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春天结合清洁田园用50%多菌灵1:300倍液灌根;在5~6月茎枯病发生初期可用80%大生1:4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1次,7~9月发病盛期5~7天喷药1次,喷药时要以地面以上60厘米的茎、枝为主,上部枝叶为辅,要喷匀喷透,雨后要补喷1次。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上一篇: 桫椤种植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 黄瓜斑枯病有哪些危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