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又称黏液性下痢,是幼蛇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传染快,有时幼蛇的死亡率高达50%,成为幼蛇生长中的一大病害,必须认真对待。?xml:namespace>
【症状】 蛇患肠炎后,往往表现为进食困难或少进食,甚至不再进食。神态呆滞,外观消瘦,不爱活动,排便稀,色为绿黄,身体消瘦的可见干瘪的皱褶,尾部消瘦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可致蛇死亡。
【治疗】
(1)可首选庆大霉素予以肌注,按10万单位/千克的剂量,每日2次,一般3~5天可愈。由大肠杆菌导致的蛇肠炎,一经治愈后轻易不再复发。
(2)取病蛇的平行针注部位,按8万单位/千克的剂量给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
(3)按3万~4万单位/千克的剂量给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
此外,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黏杆菌素、氯霉素等药物均对蛇肠炎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可将上述药物中的片剂加入蛇的饮用水中让病蛇吸饮,以此增加肠道有益菌的培养数量,促使其尽快康复:
【预防】 必须保持蛇场、蛇窝的干燥通风、清洁卫生。另外,蛇在入场前行药浴,也是预防肠炎发生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 小麦粒线虫病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结果樱桃树的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