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2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2.5天。株高123.7厘米,株型形适中,长势繁茂,较易落粒,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4万穗,穗长22.5厘米,每穗总粒数166.0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长宽比2.2,垩白率22%,垩白度3.1%,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0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76%;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04.2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4.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6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9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1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30%。
上一篇: 冬季露天花木防冻措施
下一篇: 碧玉间黄金竹对土壤有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