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 玉米

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农业措施。在选用抗病品种、 施足种肥的基础上,追肥时注意氮、 磷、钾搭配合理,密度合理,以提

  高田间通风透光,减少褐斑病的发生。 没有施种肥的田块应在玉米3 叶期亩追尿素10~15公斤。

  2.药剂防治。玉米4~5片叶时,用25% 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 多菌灵500~800 倍液进行叶

  面喷雾, 70% 甲基托布津每亩70克或12.5% 禾果利粉剂每亩30 克,对水 30 公斤喷雾,一般每隔 7 天用药

  1次,连喷 2~3 次,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剂中适当加些天达2116、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叶面肥,促使玉米健壮生长

  ,提高抗病能力。

3.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防止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天左右再喷一次,连喷2-3次。

1、农业措施

①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适时追肥。②一般应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③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④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追肥、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⑤栽植密度适当稀植(大穗品种3500株/亩,耐密品种也不超过5000株/亩),提高田间通透性。
  2、药剂防治

①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戊唑醇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②及时防治。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水溶液(原文的尿素和后面追施速效氮肥是矛盾的)、蓝色晶典多元微肥、壮汉液肥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玉米褐斑病,由玉米节壶菌引起。病菌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感病最多,病斑常密集成行。病斑圆形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2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适宜的环境条件即要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必须在叶面或叶鞘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游动,当气温适宜时,即可侵入玉米组织表皮。七八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时利于发病: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郁蔽,发病重。防治方法:农业措施: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药剂防治:幼苗3-4叶期喷施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600倍“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液,6-8叶时喷洒600倍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提高抗病性能,效果良好。发病初期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每亩用药100克,加水50千克叶面喷雾,或50%天达腐霉利1500倍液叶面喷雾。

1、农业措施:
(1)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
(2)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应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
2、药剂防治:
⑴积极预防:玉米褐斑病要以预防为主,在玉米4-5片叶期,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⑵ 及时防治:玉米发病时,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喷药要均匀周到,保护好上部叶片,尤其是雌穗以上的叶片都要喷到。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天丰素、磷酸二氢钾、尿素类等,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一、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玉米生长期合理施肥、浇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及时深翻,减少越冬菌源。

二、药剂防治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用20%粉锈宁乳油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喷2-3次;若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则效果更好。喷药时,要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和叶鞘。

(1)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防止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性。玉米褐斑病(2)提早预防。有黄早四血统的杂交种易感褐斑病。在5~6叶期,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3)药剂防治。在喇叭口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配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玉米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每亩70克或12.5%禾果利粉剂每亩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

1 楼发表于 2016/6/16 7:44:55

1.农业措施。在选用抗病品种、 施足种肥的基础上,追肥时注意氮、 磷、钾搭配合理,密度合理,以提

  高田间通风透光,减少褐斑病的发生。 没有施种肥的田块应在玉米3 叶期亩追尿素10~15公斤。

  2.药剂防治。玉米4~5片叶时,用25% 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 多菌灵500~800 倍液进行叶

  面喷雾, 70% 甲基托布津每亩70克或12.5% 禾果利粉剂每亩30 克,对水 30 公斤喷雾,一般每隔 7 天用药

  1次,连喷 2~3 次,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剂中适当加些天达2116、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叶面肥,促使玉米健壮生长

  ,提高抗病能力。

3.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防止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药剂防治:幼苗3-4叶期喷施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600倍“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液,6-8叶时喷洒600倍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药液,提高抗病性能,效果良好。发病初期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每亩用药100克,加水50千克叶面喷雾,或50%天达腐霉利1500倍液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