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
近年来,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复杂。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常采取广谱化学农药,使病原、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防止效果差、农药后残留的问题比较突出。
树立“绿色”生态栽培观,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才能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植物检疫
预防病虫害的最好办法是防止病原、害虫进入未曾发生的新区。植物检疫是防治病虫豁扩散传播的主要技术措施。
发现带有病原、害虫的材料,在到达新区以前或进入新区分散以前进行处理。严禁从疫区调运已感病或携带病原、害虫的种子、苗木、接穗、种条和农产品。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扑灭。
农业措施
保持果园清洁(根本性措施)——每年春秋季节集中进行,将冬剪剪下的枯枝叶,剥掉的蔓上老皮,清扫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减轻翌年的危害。在和生长季节发现病虫危害时,也要及时仔细地剪除病枝、果穗、果粒和叶片,并立即销毁,防止再传播蔓延。
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 及时绑蔓摘心和疏除副梢,接近地面的果穗可用绳子适当高吊。
加强水肥管理—— 施肥、灌水必须根据果树生长发育需要和土壤的肥力决定。施用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能增强果树肥过多、磷钾肥不足、土壤积水或干旱,能促使病虫害发生;注意排水防涝,促进植株根系正常生长。性。
深翻和除草——结合施基肥深翻,可以将土壤表层的害虫和病菌埋入施肥沟中,以减少病虫来源。并将葡萄植株根部附近土中的虫蛹、虫茧和幼虫挖出来,集中杀死。
选育抗性强的品种。
生产上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抗病虫害品种间或种间杂交选育抗性较强的品种效果明显。
生物防治
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方面。其特点是对果树和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具有长期控制的效果。目前在葡萄生产上应用农抗402生物农药,在切除后的癌肿病瘤处涂抹,有较好防治效果。农抗120A和120BF可以作为防治葡萄白粉病、黑痘病较理想的生物药剂。保护利用自然天敌,防治果园中害虫是当前不可忽视的生物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
利用果树病原、害虫对温度、光谱声响等的特异性的反应和耐受能力,杀死或驱避有害生物的方法。如生产上栽培的无病毒葡萄苗木,常采用势处理方法脱除病毒。根据一些害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果园中安装黑光灯诱杀害虫效果也较好,但要尽可能减少误诱天敌的数量。还可人工捕捉、杀死。
化学防治
应用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尽管存在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和残毒等问题,只要应用合理,仍是目前果树病虫防治的必要手段。
葡萄病虫害防治:
萌芽前喷布波美3°石硫合剂加0.3%的五氯酸纳,消灭越冬虫卵及病菌孢子。6月份喷洒200倍波尔多液或乙磷铝300倍2—3次,可预防葡萄霜霉病,7月份发病期可用50%瑞毒霉素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对湿度大的棚,葡萄展叶后,每隔15天喷一次波尔多液可防治霜霉病和黑痘病。葡萄二星叶蝉发生时可喷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上一篇: 冬眠对鳖生长发育是否存在影响?
下一篇: 苦瓜瓜实蝇的防治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