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乡西影寺的村民还问我玉米瘤黑粉病如何进行有效防治?我的答复:1)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尚无免疫品种,但自交系和杂交种之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当前生产上较抗病的杂交种有掖单2号、掖单4号、中单2号、农大108、吉单342、沈单10号、郑单958、鲁玉16、掖单22、聊93—1、豫玉23、蠡玉6号、海禾1号等。
(2)农业防治病田实行2~3年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厩肥,防止病原菌冬孢子随粪肥传病。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深翻。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贪青徒长;缺乏磷、钾肥的土壤应及时补充,适当施用含锌、含硼的微肥。抽雄前后适时灌溉,防止干旱。加强玉米螟等害虫的防治,减少虫伤口;在肿瘤未成熟破裂前,尽早摘除病瘤并深埋销毁。摘瘤应定期、持续进行,长期坚持,力求彻底。
(3)药剂防治种子带菌是田间发病的菌源之一。对带菌种子,可用杀菌剂处理。例如,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的药量拌种;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的用药量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用10克药,对少量水成糊状,拌玉米种子3~3.5千克等。有人主张在玉米未出土前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或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倍液,进行土表喷雾,以减少初侵染菌源。在肿瘤未出现前,用三唑酮、烯唑醇、福美双等杀菌剂对植株喷药,以降低发病率
玉米瘤黑粉病是极为普遍的一种玉米病害,常为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肿瘤近球形、椭球形、角形、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单生,有的串生或叠生。
一、发病原因
1.气候条件。多雨潮湿有利于冬孢子的萌发,同时寄主组织生长柔弱,容易受害。(1)玉米抽雄前后遭遇干旱,抗病性受到明显削弱,此时若遇到小雨或结露,病原菌得以侵染,就会严重发病。(2)玉米生长前期干旱,后期多雨高湿,或干湿交替,有利于发病。(3)遭受暴风雨或冰雹袭击后,植株伤口增多,也有利于病原菌侵入,发病趋重。
2.栽培措施不当。(1)玉米螟等害虫既能传带病原菌孢子,又造成虫伤口,因而虫害严重的田块,瘤黑粉病也严重。(2)病田连作,收获后不及时清除病残体,施用未腐熟农家肥,都使田间菌源增多,发病趋重。(3)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的田块,通风透光不良,玉米组织柔嫩,也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发病。
二、防治补救方法
1.减少菌源。(1)摘除病瘤,在玉米生长期间,结合田间管理,应将发病部位的病原菌“瘤子”,在病瘤未变色时进行人工摘除,用袋子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焚烧销毁(3)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秸秆用作肥料时要充分腐熟。(4)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玉米生长期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
2.选用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灌溉要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耕作时的机械损伤。
4.种子处理。在种子下地之前使用杀菌药剂处理。
5. 药剂防治。(1)玉米未出苗前可用克菌丹,或三唑酮进行土表喷雾,消灭初侵染源。(2)幼苗期再喷洒波尔多液具较好防效。(3)在病瘤未出现前可喷三唑酮、烯唑醇等杀菌剂。(4)花期用0.2%的福美双可降低发病率。
上一篇: 我国西鹃花是由哪里引进的?
下一篇: .我国主要水稻插秧机类型及其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