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灌水。水稻齐穗后到灌浆期,要浅水勤灌,增温促早熟,一般可保持水层4-6厘米。乳施到黄熟期,由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为了提高地温,应采取间断灌水的措施,即浇灌达2-3厘米水层,再任其自然落干,待无水时再浅。这样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加水稻根系活力,提高地温,可以养根保叶壮秆,延长上部叶片寿命,促进水稻早熟。当水稻进入黄熟期后,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停水或排水,以利收获。
2、消灭后期杂草。要及早割净田埂和渠道两旁杂草;对田间残存的杂草,要在齐穗后,人工除草1-2次,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早熟。
3、追施磷钾肥及高磷钾水稻专用叶面肥。为了壮秆防倒伏,促进籽粒饱满,在齐穗至灌浆期,每亩均匀撒施含磷、钾较高的肥,或叶面喷施含磷钾较高的水稻专用叶面肥,有利于水稻早熟、抗倒伏、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增产增米率。
4、提高稻田水温。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旧塑料薄膜,在灌水的支渠上进行严密覆盖,使灌溉水在水渠中增加温度,促进早熟。
上一篇: 除草剂是苗前打还是苗后打好?
下一篇: 秸秆直接还田的方法及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