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苗补苗防缺苗断垄。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查苗补苗,用早熟品种催芽后补种或在幼苗4~5片叶龄前,于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补苗。玉米3~4叶时及时间苗,5~6叶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圆秆苗,选留大小一致的健苗。
二、及时中耕防草荒。苗期应中耕除草2~3次,定苗前,中耕宜浅,深5厘米为宜。拔节前中耕灭草1~2次,促次生根深扎,深度10厘米,行间深,苗旁浅。提倡化学除草,用玉米宝或乙阿合剂每亩100~12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三、查病治虫防病虫危害。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蚜虫、飞虱。在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在虫害发生较重的地方,应每亩用“BT”乳剂150毫升,加水1公斤稀释后,拌细沙土15公斤制成颗粒剂,每株用3~4克投放入心叶喇叭口内。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毫升,加水1公斤,拌过筛煤渣5公斤并堆闷1~2小时后制成颗粒剂投放心叶内。
四、追偏心肥防壮欺弱。对弱苗应及早采取措施,单株管理,促弱转壮,使之迅速赶上一般植株高度,防止后期因严重郁闭,造成空秆或果穗细小,秃尖缺粒。常用的方法是施偏心肥,每亩施速效氮肥5~10公斤,穴施于植株附近,追施后及时松土。
五、排灌结合防芽涝。玉米苗期显著特点是耐旱怕涝,只要不严重干旱,一般不需浇水,但遇涝应及时排水。在玉米苗期暴雨、急雨较多,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热雨伤害茎叶及根系,引起死苗,特别是洼地及整地质量差的地块,更应及时排水,并做到及时中耕,散墒通气,防止芽涝。
七、八月是盛夏季节,常年月平均温度为27 左右,极端最高温可达35 以上。这个时期,也是玉米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期间玉米植株生长迅速,因此,七、八月份的玉米管理主要是增墒、保墒、补充养分。
上一篇: 常见植物源农药的使用方法和防治对象?
下一篇: 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如何做到有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