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要点
脱毒紫花白微型薯具有品种纯度高、无病无毒、增产幅度大、用种量小和种薯整齐一致等特点,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脱毒微型薯栽培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土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好,具有排灌条件的黄棉土或棉沙土和前茬无茄科(如茄子、柿子、辣子、烤烟等)作物种植的土地种植。
2、隔离种植:种薯田与一般的马铃薯大田至少隔离300米。
3、种薯处理:主要是指晒种催芽,即播种前20-25天,将种薯置于18-20度暗室内催芽,当种薯大部分芽眼出芽时,去除病薯、烂薯后,放在散光下晒种,待芽变紫色时入种。
4、精细整地:因微型薯粒小,发芽势弱,因精细整地。
5、播种技术:①适时播种: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②合理施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配合磷酸二铵和碳酸氢铵各20-30公斤,化肥与种薯应隔开以防烧芽;③播种技术:采用宽窄行种植。即种两行空两行,便于封垄前的培土起垄;④播种深度:播种深为厘米5-7(1.5-2寸)为宜;⑤合理密植:山旱地以每亩3000株左右,滩水地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
6、田间管理:①苗期管理:苗齐后应及时中耕锄草;②现蕾期管理:现蕾前应拔除病株和杂株,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起垄,追肥以每亩15-20公斤尿素为宜,起垄即将空行取土培向植行,形成高垄,一般垄高5-10厘米(1.5-3寸);③花期管理:根据降雨和植株长势情况,适时追肥浇水,促进结薯;④结薯期管理:花后期一般不再灌水,以避免病害发生,若确实干旱应轻灌水;⑤及时收获:茎叶枯黄后应立即收获,去除烂病薯并适当晾晒贮藏。
7、
病虫害防治:①地下虫害防治:播种时结合整地或施肥用3%的锌硫磷颗粒剂制成毒谷撒施沟(穴)中。②地上害虫防治:蚜虫是传播病毒,引起退化的主要根源,出苗后用氧化乐果、功夫等农药按比例及时防治1-2次。③病毒病防治:现蕾期对种薯发现的有花叶、卷叶、皱缩叶和矮化植株及时拔除;④晚疫病防治:结薯期用瑞毒霉锰锌按1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一次,预防2-3次。当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带出田间加以深埋。脱毒微型薯个体小,组织幼嫩,休眠期长,易失水干瘪或腐烂,但一般利用脱毒微型薯作为原原种来生产马铃薯原种,而马铃薯原种在种植1-2次后生产的种薯才作为良种被用于大田商品薯生产。因此,在栽培时除了一般管理外还应注意:
8、选地、整地在隔离条件好的地方或者在人为隔离的条件下,选择前茬无茄科、块根类植物,周围300米无马铃薯生产大田,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图层深厚肥沃的轻质土壤地块。播前视土壤墒情浇水,深翻25-30厘米,精细整地,将土块破碎,整地作畦。沙性大、降水少、不积水的地块可平作,否则应起垄栽培。
9、选种催芽选择符合栽培目的、适宜当地播种的优良品种,最好挑选自然通过休眠的微型薯播种。催芽方法和其它种薯处理办法一样,但更为小心细致。
10、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原则上微型薯播种不宜太深,覆土不宜太厚。沙性地深开沟浅覆地,沟深12厘米,覆土5厘米。低洼湿地播在垄上,起垄栽培。适当密播,早熟品种每亩4500-5000株。根据马铃薯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施氮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适施化学肥料。
11、田间管理出苗后一般前期生长缓慢,中后期接近正常水平。应在出苗后及时、及早加强苗期及中后期的锄草、培土、浇水和追肥、拔除病株、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各生长期均要严密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用药剂防治蚜虫及地下虫害。
12、收获贮藏生产种薯,产量并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应适当提前早收,保证种薯健康无病。收货后应在通风处贮藏两周左右,使薯皮老化,伤口愈合,长期贮藏前要剔除杂薯、烂薯、病薯、畸形薯和伤薯并分级与商品薯分开贮藏,避免传病和机械混杂
上一篇: 农村散养鸡怎样防鸡痘?
下一篇: 佛手各种病害现象具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