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早期损坏的原因有:
① 极桩和夹头大小不符合,安装过松,则接触不良,不能正常工作;安装过紧,拆装时猛打猛撬,易使极柱损坏。
② 固定不可靠,车辆在行驶中产生剧烈震动,使胶封、外壳和盖等裂开。
③ 充电电流过大,造成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加速脱落。
④ 起动时间过长,使蓄电池急剧放电,造成极板弯曲,活性物质崩裂。
⑤ 长期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放置或使用,使极板硫化。
⑥ 电解液面低于极板,使露出部分硫化。
⑦ 电解液中含有杂质,主要是蒸馏水不纯及配制电解液时用了铜、铁等金属容器。这些杂质在蓄电池内会形成"小电路",使蓄电池加速自行放电。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① 保持外壳清洁,如电解液泄出过多时,要用苏打水或温水将外壳擦抹干净。
② 加液盖要旋紧,通气孔要疏通。
③ 极桩和夹头要保持清洁,使接触良好。连接好后最好涂一层凡士林或黄油。
④ 蓄电池托架要用橡胶、毛毡等软性物质垫好紧固。
⑤ 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mm,并要时常检查,及时添加蒸馏水。河水和井水含有大量矿物质,绝不能使用。如因跌损和漏掉,应补充电解液并测量比重。
⑥ 及时调整电解液比重,并要预防冻结。蓄电池在0℃以下的条件使用。可将电解液密度适当提高些(参考表75),以防止电解液结冰而冻裂外壳。
⑦ 每次起动不得超过12秒,再次使用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连续使用3次以上时,应间歇15分钟后才能再使用。
⑧ 充电系的工作应正常,充电量应适当(未经证实是调节器有故障时,不得随意调整调节器)。
⑨ 停用时,每月要充放电1次。冬天应放在5℃以上室内以防冻坏。
上一篇: 如何进行大豆机械化田间管理?
下一篇: 沙糖桔秋梢老熟后,是否需要环割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