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入渗,抑制水份蒸发;
2、调节地温,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进土壤水分转化与分解;
3、保护土壤表层,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
4、秸秆腐烂后,增加有机质和腐殖质,培肥地力;
5、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团粒结构,增加孔隙率,降低土壤耕层容重。
上一篇: 鸡瘟病害有何发生条件?
下一篇: 怎样进行黄瓜苗期的温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