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饲养肉鸡应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饲养肉鸡应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①控制适当的饲养密度做为肉鸡生存的社会环境,饲养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条件,饲养密度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每平方米面积养鸡数;二是每只鸡占多少食槽;三是每只鸡饮水位够不够。三方面缺一不可。肉仔鸡是适于高密度饲养的,但究竟密度为多大,应根据具体条件而走。例如垫料平养,密度宜低些,是竹杆网上饲养或笼养可高些。若鸡舍通风条件好可高些,通风条件不好则应低些。

②控制适宜的温度:肉用仔鸡有1/3左右的时间需要供暖,因此控制适宜的温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它对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及饲料利用率有极大影响。在进雏前一、二天即开始加温,伞形育雏器伞缘温度应达到33℃,室内温度达25~20℃并保持稳定。肉仔鸡对温度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周以32~30℃为好,其中入舍第一二天可以达到33℃;第二周29~27℃;第三周26~24℃;第四周23~21℃;以后21~30℃为宜。或33℃起,每周降低0.5℃左右,至30天降至20℃。

③湿度:育雏第一周每内保持60%~65%的稍高温度。因此时雏鸡体内含水量大。舍内温度高,湿度过低容易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鸡的健康和生长,二周以后体重增大,呼吸量增加,应保持舍内干燥,注意通风,避免饮水器漏水,防止垫料潮湿。

④通风:由于肉鸡饲养密度大、生长快,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是非常必要的。

通风的目的是排除舍内二氧化碳、氨等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尘埃,病原微生物,多余的水分和热量;增加氧气,使鸡体处于健康的正常代谢中;降低舍内湿度,保持垫料干燥,减少病原微生物繁殖。当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量,时间又长时,不仅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还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空气中缺氧时极易发生腹水症。鸡群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都会受很大影响。

⑤光照:采用弱光照制度是肉鸡生产的一大特点。弱光可降低肉鸡兴奋性,使鸡经常保持安静状态,这对肉鸡增重有益。

在育雏的前3天之内可以给予较强光照,随后则应逐渐降低,第4周开始必须采用弱光照,每20平方米用15瓦的光源就可以,而实际上光线足够肉鸡看见采食和饮水即可,对于开放式鸡舍、应尽力挡住光线,防止阳光直射和过强。对于密闭鸡舍,则应安装光照强弱调节器,以控制光照强度。

对于光照时间,大多数肉鸡饲养者只在进雏后1、2天实行24小时照明,其他时间都是在晚上停止光照1小时,以防突然停电引起鸡群骚乱。在密闭鸡舍可实行间歇光照法,即1~2小时光照后2~4小时黑暗,即可省电又可促进肉鸡采食,可明显提高饲养效果增加经济效益。这种办法在密闭鸡舍较易做到,只需安装定时光控开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