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油菜移栽后如何做好田间管理? 其他经作

油菜移栽后如何做好田间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油菜移栽后的田间管理技术主要有:

(1)及时浇活棵水菜苗栽入本田后,要及时浇活棵水,促发新根。但应注意保证良好的土壤通气状况,否则易烂根死苗。因此,移栽时水要轻浇,尤其是黏壤土质的田块,遇到土壤过干时,以浇水的效果最好,不要沟灌和漫灌。
(2)及时中耕松土一般移栽油菜成活返青后进行第一次中耕,这次要浅锄,主要是松动根部周围的土壤,使根部通气良好,加速新根生长。第二次中耕可在冬前,结合追施腊肥进行,这次要深锄,使肥料渗入土中,并进行壅根培土。
(3)早施苗肥油菜从苗期到现蕾阶段需要吸收的氮、磷、钾肥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43%~50%,苗期早施肥是促进叶片生长、增强光合作用、积累较多营养物质、实现壮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分两次施苗肥:第一次在移栽成活时,约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重施氮肥,每亩5~7千克尿素,对水浇施或雨前、雨后追施均可;第二次在12月上中旬施一次腊肥,以农家肥为主。

1、早施活棵肥。在油菜移栽后5-7天每亩用人畜粪尿1500-2000千克或尿素3-5千克对水浇施。使根土肥融合,以利于早返青促壮。
2、早松土、勤中耕除草。油菜活棵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疏松土层,除板结,除杂草,提地温,达到通气除草、促根系稳长、早发抗冻的目的。如田间杂草较多,中耕不能完全清除,可选用盖草灵、双锄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3、抗旱防渍。秋旱严重,土壤湿度小,要抗旱保墒,但切忌大水漫灌。秋雨多要注意防渍,及时开通"三沟"排水,保证水流畅通,田间无积水。
4、注意病虫害防治。秋冬季影响油菜生长的病虫主要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及油菜病毒病等,特别是秋冬季怀宁县雨水往往较少,天气干旱更有利于蚜虫大发生。蚜虫危害的同时会传播病毒病,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治。药剂可选用40%乐果乳油、蚜虱净、大功臣等,效果显著。
5、普施腊肥。腊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在12月中旬施用,每亩施1000千克左右,苗情差的每亩可用3-5千克尿素。腊肥具有保暖防冻效果,若春季施用,既能使油菜在越冬期多发棵长叶,又可促使春后早发。
6、加强防冻措施。严冬季节,当气温降到-5℃至-3℃时,油菜根叶受冻可造成幼苗死亡。对因播栽早、长势旺、有徒长趋势的油菜田,可于12月20日前后每亩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克,加水75千克均匀喷施叶片,可有效地预防或减轻冻害。另外,冬前可用土杂肥、草木灰、作物秸秆等覆盖油菜苗,也能起到防风防冻作用。

(1)及时间苗、定苗:杂交油菜苗期生长快,如不及时间苗容易形成大量的高脚苗、弯根苗。间苗次数一般进行2-3次。第1次在齐苗后,间除一部分丛生苗;以后每出一片叶间一次苗,间除一部分弱苗、小苗、病苗,做到叶不搭叶,苗不靠苗,同时拔除杂草。当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定苗。苗与苗之间距离8厘米左右,做到“一叶疏,二叶间,三叶定”;这样大约每平方米留苗150株左右、基本保证每亩苗床出10万壮苗。

(2)追肥:幼苗长出真叶时可以用0.5%的尿素水浇施。2-3叶期施1次提苗肥,每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移栽前视苗情,再补施1次送嫁肥。
(3)浇水:为促进出苗,保持畦面湿润,播种后最好用草苫遮阴2-3天,但出苗后要及时揭去草苫。油菜苗期浇水要做到前期少量勤浇。中期水肥结合,后期少浇。
(4)注意病虫害防治:油菜苗期的主要虫害有菜蚜、跳甲、菜青虫等。每亩用25%吡蚜酮20-25克、或者2%的阿维菌素35-50克、或者5%的甲维盐10克、或者4.5%的高氯40-50克等,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在植株下部和叶片背面防治。

1、追施苗肥。  

定苗后,每亩及时追施尿素3公斤或用清水粪泼浇一次,半月后再次每亩追施尿素3公斤提苗,可对水穴施或雨前撒施。    

2、及时中耕。  

尤其是免耕田要深中耕2-3次,促进根系下扎。11月份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3-5厘米,在地面沟泥干爽后及时碎土培根。12月份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5-10厘米。早春后进行第三次浅耕,起到松土升温通气、控制杂草、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但要防止伤根。    

3、化学除草。  

直播田尤其是免耕直播田杂草多。在播种前3-5天,每亩用50%扑草净100克加12.5%盖草能30-50毫升,对水40-50公斤土壤表面喷雾。前茬收获立即播种的田块,如果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每亩用10.8%高效盖草能20-30毫升对水40-50公斤,于杂草3-5叶期喷雾;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每亩用高特克25-30毫升对水40-50公斤,于油菜6-8叶期喷雾;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生的,每亩可用17.5%快刀乳油100-140毫升对水40-50公斤于杂草2-4叶期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