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什么是水稻涝害?水稻涝害有哪些症状? 水稻

什么是水稻涝害?水稻涝害有哪些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虽是一种沼泽植物,耐涝能力较强,但被洪水淹没仍会受到伤害。安徽省的沿江江南和沿淮稻区,多为夏涝和夏秋涝,3-4年1遇。涝害多发生在沿江沿河两岸和湖泊洼地等稻田,由于江河上游洪水猛发,中下游受潮汛顶托,以及平原水网经流汇集,退水迟缓,淹没稻田,致使水稻呼吸作用受抑制而引起了生理障阻害。同时由于洪水进入稻田流速减慢,夹带的泥沙沉积,造成稻株为泥沙埋没、折断、倒伏等直接机械损伤,以及器官损伤导病菌侵袭为害等引起。其中以没水受害的受害的影响最大、危害最重。

一、 涝害症状 水稻遭受涝害后的症状,各生育期的表现不同:

1、苗期受淹 秧苗瘦弱细长,脚叶呈黄绿色,水退后有不同程度的倒靡现象,但一般都能恢复生长。

2、分蘖期受淹 稻株脚叶坏死,呈黄褐色或暗绿色,心叶略有弯曲,水退后有不同程度的叶片干枯,但还不至于引起腐烂死亡。

3、拔节期受淹 凡受涝时正在拔节的节间,随着淹水天数和淹水深度的增加,节间延长程度愈大。但在水退后,植侏拔长节间以上的各节间长度,淹水的反而比未淹的要短,甚至连穗颈节也显著缩短,淹水愈久愈短。因此,全株高度也是随着淹水愈久而愈矮。在严重受涝情况下,由于植株内养分消耗殆尽,在退水后,造成茎秆细弱,出现植株弯曲、折断以及倒伏后重新翘竖、挠折等畸形现象。这种弯曲基也因淹水愈久而愈多。同时,伸长节上发生不定根,表现异常发根现象。

4、孕穗期受淹 孕穗期间,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和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是水稻一生中抵抗力最弱的时期,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极为敏感。此时受淹,会出现烂穗、畸形穗等现象。同时,未死亡的幼穗颖花和枝梗退化严重,抽穗后白穗多,甚至会出现畸形穗,即没有小穗只有穗轴。且抽穗和成熟期推迟5-15天,每穗粒数减少,秕谷增多。由于主茎幼穗伤亡,顶端生长受阻,使稻株地上部茎节的潜伏芽萌发成为分枝,这种高节位分枝一般在退水后2-3天就会出现。这些分枝如后期温度高,也能抽穗结实,但由于主茎受涝衰败,养分供应不足,故每穗粒数少,结实率很低,最后导致严重减产。

5、灌浆乳熟期受淹 表现脚叶枯萎,顶叶呈黄绿色,谷粒灰黑有乳浆,少数谷粒在穗上发芽,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发芽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