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前后在幼嫩叶上形成茶褐色的圆形病斑,病斑相互愈合可引起叶片穿孔。6月份以后叶片变硬,叶面肝病斑粗糙,为黑褐色小型或大型及不规则形病斑。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叶,并引起枯芽。 病原 病原菌为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an)Spaulding Schrenk,属于囊菌亚门,球壳菌目,小丛亮底。无性阶段为Gloeos porium fructigenum Berk属半知菌的黑盘孢目盘圆孢属。 侵染途径 病菌以南丝在枯死的病芽、枯枝、落叶痕及僵果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借风雨传播为害。发病潜育期在成熟果实上为2一4天,幼时上为4天,老叶上则可长达3~4星期。因本病靠雨水传染,所以降雨多的年份,发病相应较重。病菌发有温度为10一30℃,以25℃为最适。
上一篇: 水稻为什么会出现白穗现象?
下一篇: 观赏型矮生樱桃番茄可以越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