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并不象对温度的要求那么严格,也就是说鸡胚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鸡蛋内容物含有的水分,供给鸡胚发育所需的水分是足足有余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湿度可以不去管它。
鸡蛋人工孵化时通风应如何掌握?
鸡蛋在孵化初期,需要的氧气很少。一般要求在孵化机内应经常保持有足够的氧气,含量不能低于20%,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超过1%,二氧化碳量多时会产生畸形,体弱,孵化率降低。
鸡蛋人工孵化时为什么要翻蛋,应如何掌握?
一般认为,翻蛋的次数多些为好。电机孵化时,每昼夜翻蛋8~12次为宜。翻蛋角度要求达到90度。传统孵化采用手工翻蛋时,每昼夜翻蛋次数不应少于4次。
晾蛋的本质是降温,换句话说,只有电孵机内温度极高,鸡胚发育偏快时,才需要晾蛋。当气温超过25℃时,一箱整批入孵一万多种蛋时,不管用怎样的给温制度,当胚龄超过14d,自温能力增强,会使电孵机内温度上升而超温,发现这种情况时,就要设法排除机内多余的热量。可见,晾蛋只是在孵化器内温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超过了适当的度数后才必须采取的一种措施,当孵化器内温度一直保持恒定而不超过适当的度数时,就不必晾蛋。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做好哪些工作?
1.种蛋孵化至第19d后,自温能力特别强,要经常检查出雏机内的温度,严防超温,当发觉有超温的倾向时,立即晾蛋。
2.雏鸡临出壳前已开始用肺呼吸,需要的氧气量大大增加,因此必须保持出雏机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在室温比较高时,更要格外重视。
3.雏鸡破壳后留下的蛋壳应及时捡掉,如果不及时捡出,蛋壳就很可能套在别的胚蛋外面,影响出壳。
4.人工助产是应当提倡的一项措施,但时间一定要掌握好,要等到壳膜颜色变黄,表示尿囊血管已经干枯,才能进行。助产时间掌握不当,过早进行,尿囊血管尚未干枯,这时强行剥开蛋壳;拉断血管,造成大量出血,反而有害无益。
5.孵化室内装放雏鸡的竹篓筐事先清刷,准备好垫料。天冷时,覆盖雏鸡的棉被、单被都应预先准备就绪。
6.雏鸡出壳后,待羽毛完全干了,再从出雏箱内提出放在篓筐内,每筐放雏鸡100只(天热时)或150只(天冷时)。
7.天冷时可将两筐雏鸡叠放在一起,底筐多放些雏鸡(150~180只)上层少放些(120~150只)。
8.出雏结束后,出雏机、出雏盘、水盘要进行一次清刷消毒,设法排除机内污浊的空气,使出雏机内保持空气新鲜。
上一篇: 鸡淋巴白血病临床症状是什么?
下一篇: 黄颡鱼柱形病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