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催芽:播种前3~5天粒选种子,用50~55℃温水浸种。把种子放到温水中后不停搅拌,水温降到30℃时浸泡3~4小时。浸种后将种子搓洗干净,捞出种子略晾一会,用湿布包好催芽。催芽温度25~30℃,1~2天可出芽,芽长3~4毫米时播种。 播种:选择冷尾暖头晴暖天气上午播种。因西葫芦苗龄短,又必须带土坨定植,浇透底水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平放到营养钵中央,胚芽向下,全畦播完后,用潮干细土覆盖,覆盖土厚度1.5~2厘米,覆盖地膜保温保湿,扣小拱棚,夜间加盖草苫。 苗床温度管理:播种后出苗前,要适当提高苗床温度,促使幼苗尽快出土,白天温度25~28℃,夜间12~15℃,地温16~18℃,草苫可适当晚揭早盖。 出苗后立即降低温度,防止下胚轴徒长,白天控制在18~25℃,夜间温度10~12℃,草苫可适当早揭晚盖。秧苗破心后,第一片真叶开始生长,可适当提高畦温,促使叶片生长,畦温白天控制在22~28℃, 夜间12~15℃。定植前加强通风,降低畦温锻炼幼苗,使其适应定植,白天畦温控制在15~22℃,夜间8~12℃。
播种繁殖,春播或秋播,春播为主。栽培方式分露地、简易地面覆盖、保护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和温室大棚栽培)等,各有其特点。这里简要介绍一般栽培方法:
选种浸种:
去除杂物,选取干净饱满,千粒重200g左右的种子,置入瓦盆或其它无油污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55℃的温水烫种,不断搅拌,保持15-20分钟,自然冷却至20-30℃,浸种4-6小时,捞出后再用1%高锰酸钾浸20-30分钟,以消毒杀菌。风干,至半干时可加温催芽,温度以25℃为宜。如种子量大,催芽时可翻动,以促使发芽整齐,但出芽后即不再翻动。
播种:
芽长约1.5cm时播种,需选择晴朗温暖天气。若遇阴雨天不能播种时,可将种子置于冷凉处,控制幼芽生长。 播种的营养土应在播种前20-30日前配制好。选用未种过瓜类蔬菜的无病土壤和农家肥配制,通常用园土6份与腐熟的马粪或圈肥4份混合。置于苗床或纸袋、塑料钵(直径9-10㎝)中,厚度8-9cm。播种后覆土约2㎝。
上一篇: 大棚秋番茄怎样进行人工催熟?
下一篇: 茄感染根结线虫的主要症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