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地建园:灰枣虽然适应性强,但要进行早果丰产效益形生产,必须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建园,建园地一定要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为丰产打好基础。
二:密植栽培,充分发挥灰枣结果早的特点,促使早期产量的提高:灰枣虽然结果早,一般栽后当年可试花,二年结果,但早期产量的形成是在一定枝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早期产量的形成与枝量呈正相关。因而生产中应注意密植建园,走群体增产道路。一般可按株行距2×3m或2×4m的标准定植,亩栽84—111株。
三:大坑定植,足量施肥:促生强大的根系,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旱作条件下,灰枣早丰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分,最大限度的提高水分利用率,可促使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而促生强大的根系很有必要。在定植前应挖方方1m的定植坑,创造疏松的根系生长环境,减少根系扩展的阻力,促使形成强大的根群。肥料是树体生长结果的物质基础,肥料充足,有利根系健壮生长,形成强大的根群,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旱作情况下,肥料 一定要充足,走以肥壮根,以根吊水之路,是旱作时早丰产的关键,定植时每穴应施有机肥25—30㎏,过磷酸钙0.5㎏,尿素0.1㎏作底肥。
四:实行覆盖栽培,修配水窖,增加拦截天然降水的能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旱作情况下天然降水是水分的主要来源,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天然降水,促使枣树生产效益的提高。一方面可在枣园附近开挖水窖,降雨时集流,天旱时浇水,生产实践证明,非常成功,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推广覆盖栽培,按覆盖方式,生产中有树盘覆盖、行间覆盖、全园覆盖等形式。按覆盖材料的不同,有薄膜覆盖、沙石覆盖、杂草覆盖。各有优缺点,各地可就地取材,实行覆盖栽培,通过覆盖,减少地表径流,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水分率,促使生产效益的提高。
五:培养适宜的树形,促进早果丰产:密植栽培的关键在于树体枝条的合理摆布,树形不当,则内膛枝生长细弱,结果能力低下,结果表面化,不利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而生产中要注意树形的培养,密植栽培时可采用纺缍形或双主枝开心形整形,以保证园内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促使座果率的提高,以利提高产量。纺缍形一般树高控制在3—3.5m之间,定干高度0.8—1m,在中心干上螺旋状均匀分布10—12个小主枝,小主枝间距0.2m左右,小主枝以8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双主枝开心形树高控制在2.5—3m之间,定干高度0.5—0.8m,双主枝呈5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在主枝上插空配置侧枝和枝组。
一般在亩定植83株时可采用纺缍形整枝;在亩栽植83—111株果可采用双主枝开心形整形。
六:及时追肥,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灰枣密植栽培时,植株生长结果对养分消耗大,如土壤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树势易衰弱,影响树体生长和结果,生产中应适时施肥,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灰枣施肥时应重点抓好萌芽前、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秋末等关键时期,以利座果、
果实膨大、补充树体营养。按照每生产100㎏鲜枣施氮、磷、钾的量大体为1.8㎏、1.5㎏、2㎏的标准施入,前两次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放尿素20㎏左右,后两次要注意氮磷钾配施,每次 亩施三料复合肥25㎏左右,秋末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按亩产鲜枣1500㎏施有机肥3000㎏、尿素50㎏、过磷酸钙100㎏的标准施入。
在旱作情况下,施肥时应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应结合降雨施肥,以加速肥料的分解,促进植株吸收利用,在土壤墒情差,土壤含水量低的情况下,应少施肥,防止烧根。
密植栽培,充分发挥灰枣结果早的特点,促使早期产量的提高:灰枣虽然结果早,一般栽后当年可试花,二年结果,但早期产量的形成是在一定枝量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早期产量的形成与枝量呈正相关。因而生产中应注意密植建园,走群体增产道路。一般可按株行距2×3m或2×4m的标准定植,亩栽84—111株。
大坑定植,足量施肥:促生强大的根系,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旱作条件下,灰枣早丰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分,最大限度的提高水分利用率,可促使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而促生强大的根系很有必要。在定植前应挖方方1m的定植坑,创造疏松的根系生长环境,减少根系扩展的阻力,促使形成强大的根群。肥料是树体生长结果的物质基础,肥料充足,有利根系健壮生长,形成强大的根群,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旱作情况下,肥料 一定要充足,走以肥壮根,以根吊水之路,是旱作时早丰产的关键,定植时每穴应施有机肥25—30㎏,过磷酸钙0.5㎏,尿素0.1㎏作底肥。
实行覆盖栽培,修配水窖,增加拦截天然降水的能力,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旱作情况下天然降水是水分的主要来源,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天然降水,促使枣树生产效益的提高。一方面可在枣园附近开挖水窖,降雨时集流,天旱时浇水,生产实践证明,非常成功,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推广覆盖栽培,按覆盖方式,生产中有树盘覆盖、行间覆盖、全园覆盖等形式。按覆盖材料的不同,有薄膜覆盖、沙石覆盖、杂草覆盖。各有优缺点,各地可就地取材,实行覆盖栽培,通过覆盖,减少地表径流,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水分率,促使生产效益的提高。:培养适宜的树形,促进早果丰产:密植栽培的关键在于树体枝条的合理摆布,树形不当,则内膛枝生长细弱,结果能力低下,结果表面化,不利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因而生产中要注意树形的培养,密植栽培时可采用纺缍形或双主枝开心形整形,以保证园内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促使座果率的提高,以利提高产量。纺缍形一般树高控制在3—3.5m之间,定干高度0.8—1m,在中心干上螺旋状均匀分布10—12个小主枝,小主枝间距0.2m左右,小主枝以8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双主枝开心形树高控制在2.5—3m之间,定干高度0.5—0.8m,双主枝呈5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在主枝上插空配置侧枝和枝组。
及时追肥,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灰枣密植栽培时,植株生长结果对养分消耗大,如土壤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树势易衰弱,影响树体生长和结果,生产中应适时施肥,以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灰枣施肥时应重点抓好萌芽前、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秋末等关键时期,以利座果、
果实膨大、补充树体营养。按照每生产100㎏鲜枣施氮、磷、钾的量大体为1.8㎏、1.5㎏、2㎏的标准施入,前两次以氮肥为主,每次每亩放尿素20㎏左右,后两次要注意氮磷钾配施,每次 亩施三料复合肥25㎏左右,秋末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按亩产鲜枣1500㎏施有机肥3000㎏、尿素50㎏、过磷酸钙100㎏的标准施入。
加强病虫防治,保质保量,提高效益。在发芽前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降低病虫越冬基数,为全年防治打好基础。在发芽开花期喷2.5%敌杀死4000倍液,防治红蜘蛛、枣粘虫、枣象甲、枣瘿蚊、枣尺蠖,有蚧壳虫危害时加喷800倍蚧死净,树盘1m范围内撒辛硫磷胶囊,并浅锄,杀死出土的枣瘿蚊、象甲、食心虫等害虫。在幼果期喷20%灭扫利3000倍液+75%克螨特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红蜘蛛、枣锈病、斑点病,如病害发生严重可间隔7—10天再喷一次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控制危害。
上一篇: 播种机由哪些部件组成?
下一篇: 石榴树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