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的发生和防治方法有哪些?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的发生和防治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强化猪的科学饲养和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不仅能提高猪的生产力,而且有利于防止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饲养工作做得好,可增强机体抵抗力。

  2、严格的隔离和消毒

  猪场须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及粪便管理区彻底隔离,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饲养员不得相互串舍,各栋猪舍的工具不得串舍使用。新引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后,确认健康无病并经防疫注射后才能转入生产区.

  3、防疫制度

  首先应对本地区或本场的猪群进行血清学调查,了解当地疫病的感染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出免疫程序,在猪群免疫后10~14天,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的消长情况。其次强化对传染病的检疫,严格淘汰血清阳性个体,对于健康猪群,应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及生物制品。

  4、药物防治

  由于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复杂,故在治疗时应分清病因,合理用药,联合配伍使用,以迅速抵制疾病的蔓延和利于患畜的康复,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第一、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繁殖障碍

  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繁殖障碍,应抑杀病原微生物,提高机体免疫为主,同时要诱导患畜能及时发情。

  (1)由于本类疫病目前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故疫苗免疫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尚未感染的猪群应紧急免疫相关疫苗,同时也要配合抗病毒I号注射液以缓急疫苗免疫所出现的一切应激现象,增强免疫效果。

  (2)对于某些疫病可使用高免血清如抗猪瘟血清、抗猪伪狂犬血清等,及时抑制疾病的发展,同时配合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多糖、干扰素、聚肌胞等,使患畜得以快速康复。

  (3)对于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疾病应使用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如长效土霉素、强效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等进行治疗,大群以混饲形式给药,个别注射。

  (4)用一些抗菌性能强而广的药物以及提高机体免疫的药物,以控制继发感染,提高机体的抗病性能。如复方替米先锋、长效土霉素、抗病毒I号粉、红弓链球清、支原净、利高霉素等。

  (5)在治疗期间,要多给患病机体创造一些利康复的环境条件,同时做好消毒工作,阻断疾病的传播,并定期地驱虫。

  第二、非传染性繁殖障碍

  因炎症、、机能障碍等引起的非传染性繁殖障碍,应及时消除炎症,恢复机体的繁殖功能。

  (1)卵巢囊肿

  用LHRH100―300微克、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APC)500单位、今促性素(HCG)500-1000单位、LH50-200单位、黄体酮15-20mg/次等选用一种,肌注2-5次,并通过直肠检查判断卵巢反应性,反复使用一次

  (2)持久黄体

  注射前列腺素l0毫升,当黄体消失后将子宫内异物排出。若患子宫炎或子宫积脓,可注射雌二醇15毫克,再注射催产素或麦角新碱,或往子宫内注入温生理盐水500毫升,促进异物排出。

  (3)乏情

  让断奶后的母猪让其自由接近种公猪,以便诱导发情。母猪断奶后经3-5天仍不见发情,可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1500单位,1-2次,发情后还应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单位。15天后仍不发情则继续观察到30天,如果仍不发情则应淘汰。

  (4)同时使用强效阿莫西林、长效土霉素等药物消除生殖系统的炎症,利于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