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大豆 > 大豆食心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 大豆

大豆食心虫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豆食心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成虫出土后由越冬场所逐渐飞往豆田,绝大多数的卵产在豆荚上,少数卵产于叶柄、侧枝及主茎上。以35厘米的豆荚上产卵最多,2厘米以下的很少产卵;幼嫩绿荚上产卵较多,老黄荚上较少。一般豆荚上产卵13粒不等。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种抗虫品种。品种与大豆食心虫为害关系密切,要选种光荚大豆品种,木质化程度高的品种等。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连作。豆田翻耕,尤其是秋季翻耕,增加越冬死亡率,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2、生物防治: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率较高。可以在卵高峰期释放赤眼蜂,每公顷(15)释放3045万头,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或撒施菌制剂。将白僵菌洒入田间或垄台上,增加对幼虫的寄生率,减少幼虫化蛹率。

3、化学防治:(1敌敌畏熏蒸在成虫盛发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用高梁秆或玉米秆切成20厘米长,吸足药液制成药棒,亩播4050棒熏蒸成虫,注意敌敌畏对高梁有药害。2)喷粉20%倍硫磷粉剂,可用2%杀螟松粉剂,或用1.5%甲基1605粉剂,或用3%混来威粉剂,亩用1.52千克。3)喷雾使用药剂根据情况,选择剂量兑水喷雾。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合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世期之前,再喷一次,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一、发生条件:大豆食心虫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和低温多雨,均不利于成虫产卵。冬季低温会造成大量死亡。土壤的相对湿度为10%~30%时,有利于化蛹和羽化,低于10%时有不良影响,低于5%则不能羽化。

大豆食心虫喜欢在多毛的品种上产卵,结荚时间长的品种受害重,大豆荚皮的木质化隔离层厚的品种对大豆食心虫幼虫钻蛀不利。

二、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种植早熟或叶毛较多的抗虫品种。

  药剂防治:

1、成虫产卵盛期,喷施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25%天达灭幼脲1500倍液,  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合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世期之前,再喷一次,还能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2、卵孵化盛期,用武之地25%天达灭幼脲1500倍液。或用50%杀螟松800-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