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耕漫灌控盐碱。大棚连续种植多年后,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其中三分之一的化肥被土壤颗粒吸附固定,年复一年,必然形成大棚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据土肥科技部门测定,大棚土壤种植3年以上的,盐渍化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磷、钾超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有报道称,老旧温室大棚磷钾含量是标准施肥量的 30多倍,目前,棚室土壤浇水后出现的绿苔、红苔和返白现象,都是土壤盐渍化的表现。土壤盐渍化导致了作物根系的生长不良,土传病害日益加重,生理性病害逐年增多,如茄果类蔬菜的黄叶和青皮果,瓜类蔬菜叶片的“镶金边”和果实的苦涩味道,造成了产量的大幅降低和品质变劣。
二、培肥地力抓关键。棚室蔬菜生长量大,产量高,需要大田作物数倍的肥力作保障,要充分体现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用什么肥好,用多少适宜,其道理是什么?在此谨以蔬菜高产区为例说明,茄果类和瓜类蔬菜每亩单季产量要达到1.5万公斤左右,应施用优质畜禽粪肥10-15方,有条件的可增施作物秸秆1000公斤左右,以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通透性,为发根壮棵奠定基础。如果能增施豆饼或腐熟的大豆100公斤以上更好,因为豆饼和大豆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在转化过程中能提供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并且能量大,持效期长,非常适合作物中后期结果的需要。同时,优质化肥是必不可缺的,基肥不宜多施高氮和高钾的复合肥,应以高磷的复合肥为宜,因为磷元素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是不移动的,只有在根际周围遇到根毛时才会被吸收,所以磷作为基肥最为适宜。目前看,市面上作基肥最为适宜的莫过于磷酸二铵或挪威雅苒复合肥,每亩可用100公斤即可。氮、钾肥不是不能用,而是提倡适当少施,以免浪费,即使基肥不足,通过后期追施是完全可以的。生物菌肥能养根护根,减轻土传病害,并能减轻土壤盐渍化和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养分,但在高温闷棚时不能施用,即棚温达到40℃时,大量有益微生物能死亡,可在移栽前适当基施和穴施。目前以三炬微生物菌剂和激抗菌968最为广大菜农认可。每亩基施100公斤左右比较适宜。
三、棚室消毒作重点。棚室消毒应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壤消毒,二是空气消毒。大棚连作障碍导致土传病害日益严重,直接的后果是死棵现象严重,特别是茄果类蔬菜的疫霉根腐病和茎基腐病。瓜类蔬菜的枯萎病和蔓枯病引起的死棵,另外,根结线虫的危害引起高度关注。当线虫病和土传病害严重并发时,最为有效的办法是药物熏棚,可用溴甲烷或维百亩或硫酰氟或棉隆进行土壤消毒,药物处理土壤的优势在于,对线虫和土传病害杀灭比较彻底,可确保一个生长季节不发病,而不利因素是同时杀灭了有益微生物,并且成本较多。因此用以上药物处理土壤后,必须配合施用生物菌肥。保守的治疗方法可用氰氨化钙(庄伯伯),撒施、深翻、覆膜,结合撒施1000公斤的麦穰,配合高温闷棚15天,防病效果可达65%左右。如果单纯为了防止死棵,可在整畦时撒施精甲霜锰锌(金雷)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各用1.5公斤左右。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移栽时用嘧菌脂(阿米西达)1500倍蘸菌盘或灌根,然后穴施金雷0.5克,并喷洒1次咯菌腈(适乐时),移栽后7天内用以上药剂灌根1次,待到幼果期可再灌根1次,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死棵的。
上一篇: 芍药炭疽病有哪些表现?
下一篇: 千屈菜有什么观赏价值?怎样繁殖和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