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种植时宜选择土层深厚,带微酸性砂质壤土,周围环境应通透光;新叶展开时,适当剪除下部老叶;适当增施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发病初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喷药次数视病害发展情况而定。
苏铁树坏死萎缩病
症状新叶色略黄,每片小叶上均生有黄色环状坏死斑点,造成新坏死斑点处歪扭。老叶上也生有黄褐色斑点。整个植株生长萎缩。
病原苏铁坏死萎缩病毒(Cycasnecroticstuntvirus,CNSV),属于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由(Longidorid)线虫传播。线虫保持线虫传毒达数周或数月。
苏铁球蚧分布为害若虫和雌成虫在叶背刺吸叶汗液,虫量多时叶面发黄,排泄蜜露常诱致煤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子雌体4.5~7毫米,宽4.2~4.8毫米,高3.5~5毫米,产卵前体呈卵形,背部突起,从多为赭红色,后半部有4纵列凹点;产卵后体呈球形褐色,表皮硬化而光亮,虫体略向前高突,向两侧亦突出,后半部略平斜,凹点亦存,色暗。
生活史及习性年生1代,以2龄若虫多在1~2年生枝芽旁、皱缝固着越冬。翌春寄主萌芽期开始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羽化期,5月中旬前后开始产卵于体下。5月下旬开始孵化,孵若虫从母壳下的缝隙爬出分散到嫩枝或叶背固着为害,发极缓慢。直到10月落叶前脱皮为2龄转移到枝上固着越冬。行孤雌生殖或两性生殖,一般发生年很少有雄虫。每雌可产卵1000~2500粒,天敌有瓢虫和寄生蜂。
上一篇: 二氯异氰脲酸钠如何应用?
下一篇: 大豆缺素症的防治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