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第二,存在大理病菌;第三,具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因此,病害的防治应从这三方面着手。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大、小斑病的根本途径。不同的品种对病害的抗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生长上常用的抗病品种中有中单2号、中单14号、四单8号、丹玉13号、陕单9号、烟单14号、豫玉11号等。
(2)消灭越冬菌源和减少发病初期菌量:轮作倒茬可减少菌量,另外玉米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深翻,这是减少初侵染源的重要措施。在病害发生初期,底部4个叶发病以前,打掉下部病叶,可使发病程度减轻一半。适期早播,使整个玉米生育期提前,可缩短后期处于高湿多雨阶段的生育日数,有避病作用。玉米是一种喜肥作物,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另外大斑病是一种兼性寄生菌,植株生育不良易受侵染,即使抗性品种在缺肥缺水时也不能表现出其抗病潜力。
(3)药剂防治:当前尚未找到理想的高效药剂,各地试验较多,反映有一定效果的药剂有: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穗瘟净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800倍液。施药应在发病初期开始,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必要时隔7天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防治方法相同。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种种植的丰产抗病品种。(2)消灭菌源: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性。(4)及时摘除病叶:摘除病叶,减少再侵染源。(5)药剂防治:根据病情“挑治”和“普治”相结合。
上一篇: 五味子的播种适期是什么时间?
下一篇: 西瓜地怎样调整土壤酸碱度